摘要:元代青花瓷用進口和國產兩種鈷料繪畫,進口青料用於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國產青花料僅用於中、小型器。又稱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國產青料。

元代青花瓷的胎釉特徵和青花呈色

元青花的工藝建立在新的技術前提下。胎釉、青花、繪畫、製作,燒製諸方面都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的科學水平,以下諸種特徵是識別元青花瓷的必要依據。

(一)元代青花瓷的胎體特徵

景德鎮瓷用料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唐五代時,瓷胎由單一的瓷石構成,宋末元初起,發明了瓷石摻合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嶺土達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鋁(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瓷胎在高溫條件下的變形,保證了大件器物的製造,同時提高了燒製溫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礎上,景德鎮燒出了體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徑近60釐米的大盤和高達70釐米的大瓶。

元青花胎料有兩類:一類用進口青花瓷,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另一類用國產土青料,胎骨灰白,胎體手感輕。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黃,較粗松,用國產青料。

用進口料繪製的器物中,體型巨大的器物底面等露胎處有深淺不等的窯紅,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則一般不見窯紅,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蓋裏面雖露胎,但不見窯紅。

大型瓶罐類器物由上下數段拼接而成,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在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

器物底部有切削的螺旋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器物底部和圈足內外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

元青花的釉面先後有三種:

1、影青釉

又稱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國產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區別。國產青料,釉面泛灰或泛黃,釉層光澤較強或亞光木訥,除了燒成技術欠缺外,還與釉層中釉灰比例較高有關。

2、白釉

從14世紀中的至正年間開始使用,用進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積釉處水綠色,具恰到好處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澤,能更好地襯托青花的表現力。

3、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開始使用,釉層乳濁,用國產青料,多小型器。

元青花除玉壺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無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狀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內側近底處有一圈寬窄不等的釉痕。

梅瓶等細身類瓶內側口沿下素胎。大罐內壁以蕩釉法施釉。

器蓋內側素胎,淺土黃色,見細微釉斑。

(三)元代青花瓷的青花呈色

青花是由鈷料繪畫而成。天然鈷料中除鈷外還有鐵、錳等成分。因各種元素的構成比例差別和燒成條件不同,使青花呈色出現變化。

元代青花瓷用進口和國產兩種鈷料繪畫,進口青料用於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國產青花料僅用於中、小型器。

1、

進口青料

進口青料,又稱蘇泥勃青、蘇麻離青、無名異、撒卜泥等名稱。蘇泥勃青、蘇麻離青和英語中Smalt的發音相近,意爲用鈷料、鉀鹼、硅石製成的藍玻璃或大青、花鉗青、藤紫色顏料。無名異、撒卜泥和西域語中Sabum的音相近,意爲淺綠寶石。這兩個詞的音又很近,似爲同一物。進口青料據載來自大食國(今阿拉伯米島),又說來自南洋。現查明世界上的鈷料礦有100多種,以南非和中亞爲多,元代時通過貿易渠道輸入中國是完全可能的。

元代進口鈷料的成分是低錳、高鐵,含硫和砷,無銅和鎳,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區別。

蘇泥勃青料呈色有如下特徵:

呈鮮麗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

有濃淡色階,勾勒線條較深,填色青料較淺。青料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

青料都較細勻,線條邊緣稍有暈化。有些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見藍黑色結晶或結晶線,應爲青料顆粒較粗所致。明初永樂、宣德青花上也有類似現象。

2、國產青料

鈷礦在我國江西、浙江、雲南、甘肅等處都有發現。元青花所用國產青料成分爲高錳、高鋁,與同時的進口料差別很大。

國產青料呈色藍灰或藍黑,見濃淡色階。青料積聚處有藍褐色或黃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

對元代青花瓷的胎釉特徵和青花呈色的歸納是一個相對的和模糊的描述。因古代制瓷技術經驗性特點所決定,器物之間的個性差異非常明顯,完全相同的胎釉,完全相同的呈色只能是理論上的假設。因此必須以全面的觀點和綜合的方法來認識鑑定對象。以某一局部表徵來替代整體研究,就會失之偏頗。這是鑑定元代青花瓷,也是鑑定其他文物必須注意的方法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