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黨委緊緊圍繞創建國家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找準着力點,抓實做強黨建工作,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把好學科建設方向,打造師資隊伍,提升科研水平,助力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創新發展,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同向發力、互促共進。學院黨委被評爲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 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茶學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編者按

2019年,省委組織部制發《城市領域基層黨建工作“領航”計劃實施方案》,計劃通過3年左右時間努力,推廣一批重要經驗,形成一批黨建工作品牌,做到每個領域都有模板、有樣本,每個基層黨組織都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按照工作要求能落實、主要做法有特色、措施經驗可推廣的標準,確定了首批省級示範庫入選對象,在安徽先鋒系列平臺持續推出,供各地各單位學習借鑑。

發展方向、師資水平、科研能力、平臺建設對創建國家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至關重要。 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黨委緊緊圍繞創建國家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找準着力點,抓實做強黨建工作,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把好學科建設方向,打造師資隊伍,提升科研水平,助力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創新發展,實現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同向發力、互促共進。學院黨委被評爲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 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茶學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學院獲批教育部高校黨建工作標杆院系

把好一流學科建設方向

對標一流學科建設要求,學院黨委組織開展“黨建爲引領,促進一流學科建設,實現學院內涵式發展” “基於一流學科背景下平臺建設的人文關懷”等專題調研。

創新黨建特色品牌,開展黨員學習研討沙龍活動

“白雲春毫”名茶”進課堂活動

開辦黨員先鋒論壇,深入開展討論,進一步統一教職工思想,廣泛凝聚共識,爲學科發展把好方向,確立了瞄準國際學術前沿開展茶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及學科體系建設、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化食品科學科研團隊和平臺建設的工作思路。

黨員青年教師先鋒論壇系列活動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把好重大事項,制定《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黨委會議事規則》,規範學院黨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凡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建設、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均由學院黨委先行研究,把脈定向。

堅持立德樹人,把好育人方向,實施“ 育苗、潤苗、愛苗、紅苗”思政育人工程,組織開展“不忘初心跟黨走,我的青春我的夢”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師生參加農耕文化節、神農大講堂、青禾講壇等活動,大力弘揚“大別山道路”精神,教育引導學生面向基層、服務農業、奉獻鄉村。

黨建特色品牌“師生下午茶”活動現場

打造一流師資人才隊伍

堅持黨管人才,實施“神農學者計劃”,積極引進學科建設急需高層次人才,近年引進海外知名專家6人、特聘與講席教授9人,1人獲外專黃山“友誼”獎,1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30人次入選省部級人才計劃。堅持以老帶新,實施“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黨員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加強傳幫帶,成效顯著。

茶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入選國家一流專業

近年來,學院中青年教師晉升副高級職稱14人、晉升教授15人,茶學專業團隊榮獲全國首批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省工人先鋒號。加強交流合作,與國外多所大學成立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與阿塞拜疆哈扎爾大學和俄羅斯花卉亞熱帶研究所達成多項合作協議,每年組織100多人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每年邀請3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讓教師在交流合作中進一步提升教學科研能力。

搭好一流科研實踐平臺

學院黨委積極推動建立學科科研實踐平臺,促進學院科研核心競爭力提升。依託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成立茶葉化學與健康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成功破解世界上分佈最廣的中國種茶樹的全基因組信息,相關成果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爲我國茶葉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推動茶學、食品學科組建22個PI團隊,圍繞茶學基礎研究、食品加工與安全等6個特色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在茶樹基因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近5年,學院年均獲批科研項目經費5000餘萬元,發表SCI收錄期刊源論文642篇,國際TOP期刊發表論文24篇。鼓勵引導教師發揮專業特長,深入基層爲地方提供政策諮詢、技術和產業發展規劃,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3年來累計技術推廣88萬畝茶園,新增茶葉產量3.03萬噸,新增純收益17.9億元,帶動我省茶園畝均增收702元。

爲共建單位貧困村技術培訓

深入茶園開展科技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