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做到被别人认可程度,那一定要更好的融入中国元素,形成能风靡全球的“中国风”,在这过程中可以借助中国古文化的沉淀以及当下网文界的积累,同时重点塑造国际认可的人物IP,这样的话不仅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国漫的成长,让其真正成为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作品,所以并不是国内的成功就能畅谈“崛起”,而是要获得世界的认可,真正地为国家形象建设贡献出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国漫崛起”。与日漫风、欧美风一般,必须要有独到的特色以及大家所能接受的表现形式那才能真正地让国漫与世界接轨,而达到这个效果必然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不停地产出相关特色的作品,不停地寻找方法让这些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不停地让中国风的特色在国内国外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些不是一次就能做到的事。

  国漫崛起这个错觉在《大圣归来》后就一直被那些国漫看好者们天天挂在嘴边念叨,只要一出现一部啊票房不错的动漫电影,或是特效胜过国内从前的番剧,那么就一定会有一大堆人开始鼓吹“国漫崛起”的老腔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无它,仅是在那些作品中看见了中国元素与先进动画制作技术的融合。2015年的《大圣归来》就是将国民皆知的“西游”题材与先进3D动漫电影制作技术融合的产物,这在之前的国内是极其少见的,因为在这之前很少有人看好这样的发展方向,认为这样根本不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大圣归来》的成绩让许多背后的资本发觉国漫依旧是有很大的盈利空间的,而获得这些利益的方法就是只是需要一点点对国漫认识的改革罢了。

  这就得说回之前提到“国漫崛起”现象,正是因为国内动漫爱好者们齐声的表达出了自己对国漫的期望,这才使得一些人抓住国漫后续发展的风向,而这风向的主要内涵就是“中国元素与先进动画制作技术的融合”。

  所谓“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底蕴,其中包含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始于中国文化熏陶下所诞生出来的与其他已有风格明显不同的新旧概念以及能让本国人有强烈归属感与自豪感的象征图腾。这些“中国元素”是源于中国人自身的民族感情,所以无论这些元素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它都会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同样的,将其融入到动漫产业之中也能产生不小的连锁反应,特别是中国近些年来国内越发壮大的民族自豪感,强烈的个人归属感更是让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内容形式,再加上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娱乐、交互和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多管齐下下国漫的发展趋势也就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让人更易于接受这些含“中国元素”内容的方式是更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动漫制作技术,在国人口味日益刁钻的现在,即便你有再好的内容而没有合适的能让人接受的表达方式也是没有好的传导效果的,必须是深刻内涵与华丽表象的双重结合才能让人在众多的选择中选择你给出的菜单。

  这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魔道祖师》以及《灵笼》这些动漫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魔道祖师》的华美国卷背景和《哪吒》的中国版神话题材更是让人感受颇深,其话题程度达到了空前的效果。而《灵笼》虽然是番剧动漫的集大成之作,但末日题材始终是国内观漫人一直有所诟病的所在,但即便是没有很好地融合中国元素仅凭借其高超的制片观感,其依旧成为了大多动漫爱好者所追捧的经典之作,但仍能发现,除去这个圈子之外,《灵笼》依旧是不为人所知的一部动漫作品,甚至在某些人看来,灵笼依旧只是一部很普通的动漫罢了。所以想要真正地让中国观众所接受,独到的“中国元素”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而当真正地展现国漫真谛,国人与国外人都愿意自发地接受发扬国漫风格的设定时,那时才是真正的“国漫崛起”。

  进入国际化之前必须得有“中国风”

  国漫的真谛在于在国际上塑造能被认可接受的独属于中国的中国风。与日漫风、欧美风一般,必须要有独到的特色以及大家所能接受的表现形式那才能真正地让国漫与世界接轨,而达到这个效果必然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不停地产出相关特色的作品,不停地寻找方法让这些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不停地让中国风的特色在国内国外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些不是一次就能做到的事。

  如日漫与美漫一般,他们都有其特色的绘画风格,一般情况下非常容易进行分辨,而国漫的画风更接近于日漫,所以必须要有在其他方面的特色进行补足才行。日漫中所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角色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毕竟从穿着打扮上入手的话会让人很容易分辨出那些角色到底是来自哪个国家,当然这得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才行,恰巧我们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特色。

  日本有和服,而我们中国有各个时代的文化服饰,汉服清衣、长刀佩剑、玉饰金钗等等都是最具我们中华民族气息的特色,如果将其投射到动漫的制作之中,那么必然是独属于我们中国的“国风”。

  当然不仅可以从人物打扮上入手,特色的剧情题材也是可以作为“国风”的符号的,比如日本的校园题材、勇者题材,欧美的英雄题材、克苏鲁题材和末日题材等等,只要一出现那么必然会被打上那些国家的标签。而中国的话,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古代先贤天马行空、今朝网文冠绝天下,只要愿意发掘,有中国特色标签的题材绝对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的,而且通过最近外国网友对中国网文的反馈评价来看,闻所未闻的新奇绝对是打开国外市场的一把利剑。

  当然,如何合理运用国内的积累沉淀是目前国漫需要越过的第一道关卡,只有真正融会贯通了这些那才能真正地形成拿得出手的国漫“中国风”,届时相信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国漫一定能在国际市场里得到应有的肯定。

  必须国际化的理由

  当然国内市场是最容易被这些国漫作品所征服的,因为国人本就拥有着接受这些设定的本能,而且对于拥有国内市场的动漫制作厂家来说,国内的油水已经相当丰厚了没有必要再去花费成本去探索效果未知的国外市场。而且相信很多人也认为自己认可自己看得爽就行了,何必一定得要那些不懂中国文化内涵的人接触认可我国的文化瑰宝。

  个人的话这么理解没有问题,但如果站在国家的高度的话,奔向国际化那一定是必然要有的目标。原因无他:

  民族自豪感是激励国人勇攀高峰的精神支柱,没有民族自豪感激励的产业最终都会在国际上失去其应有的竞争力。而如果勇于自发地将包含民族文化的作品带向国际的舞台,那必将有积极的反馈,促使其在竞争激烈的上游不停地寻找留存的方法,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长足的进步与领先的姿态。

  中国的形象在国外还存在着许多的误解,这就需要国内的文化作品创作者们积极用更具正面形象的作品向国外青少年们展示中国的特色,让他们更为容易地接受中国的形象。而动漫作为最能影响青少年的影视形式,是必须要重视的宣传手段,刻板的认识大都集中在那些年龄大的人群中,而如果从青少年时就对其进行文化输出,那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届时中国的形象必然会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占据制高点。

  一个大国如果连其文化都不能被别人认可,那么其就失去了成为大国的资格,而要在国际上拥有号召力那必然得首先让其对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影响与认识,动漫作为最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必然不可能让其埋没在本国的沃土之中的,他必须发挥其宣传性为助力祖国的国际形象树立献出一份力,让各国人民从国漫中认识到中国的内涵与其文化的优美,这样的话可以推进中国文化的输出,让中国的大国情怀更好地在国际中发挥作用。

  踏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国风与国际口味的接洽点

  有了特色的“中国风”,有了向外输出国漫的必要理由,接下来就得考虑如何踏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说来也简单,那就是完全的“新鲜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鲜感是颇具诱惑力的一个词汇,在当今互联网的普及下,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都已经让人有了一丝丝的乏味感,这时如果有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体验空降而下的话,那必然是会引起人的兴趣的。

  国内网文的脑洞众多,大多都是国际友人闻所未闻的,而且对于本国人来说,这类的脑洞题材也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为这些网文摆脱了以前的固有形式,越发具有不可预测性,也正是这种未知的乐趣,驱使人们对其有了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能摆脱的兴趣。

  这对于看多了的国人尚是如此,对于那些前半生全是完全英雄主义老一套的外国人来说,这更是开拓了一片前所未闻的新大陆了。从输出到国外的各种英文化小说的反馈来看,国外人的确是对这些新鲜题材抱有极大的兴趣的,这必然是一个突破口,是让国漫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过程,还需要在国内完全地让这种文改的国漫具有合适的表现形式,3D的话是国内的主要尝试点,在国内的反响也很不错,也许在未来这会成为国漫出口的主要形式,只是国漫的配音或许还需要老外适应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也需要国内进一步的优化。

  国漫没有重视角色IP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成功的角色IP,如《海贼王》的路飞、《火影》的鸣人、《龙珠》的悟空、DC的超人与漫威的钢铁侠一样,必须要有能让人津津乐道的角色IP那才能真正地表示国漫的作品真正地走向了世界各国人的心里,这样才能让人更加深刻地去认识这个角色来自的那个国家。

  当然,这也是国漫真正能从国外吸取利益的重要表现。但是在目前的国漫圈子里并没有很好的塑造角色IP的例子,反倒是手游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之如果在国际上没有类似于李小龙这样的角色IP,最后国际的动漫市场里一定不会有太多的位置给国漫的。

  结语

  国漫要想真正地“崛起”,除了要获得国内的认可外还更需获得国外人的认可,这不仅仅是有关利益的竞争,更是让国外人正确认识到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做到被别人认可程度,那一定要更好的融入中国元素,形成能风靡全球的“中国风”,在这过程中可以借助中国古文化的沉淀以及当下网文界的积累,同时重点塑造国际认可的人物IP,这样的话不仅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国漫的成长,让其真正成为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作品,所以并不是国内的成功就能畅谈“崛起”,而是要获得世界的认可,真正地为国家形象建设贡献出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国漫崛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