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置前驅的重量分配在車輛前部和前輪多一些,在高速過彎時,更容易發生前輪抓地力不足的情況,導致轉向不足。而後驅車型在高速過彎時,後輪推前輪,相對更容易發生轉向過度的情況。

鄙視鏈無處不在,就拿汽車界來說,純越野歧視硬派越野,硬派越野看不起城市SUV,轎車和SUV互相看不慣;四驅瞧不上兩驅;六缸發動機看不起四缸更不要說三缸了;德系車主鄙視日系車、日系鄙視美系、美系鄙視法系韓系;更有神車黨、日系吹等等讓人啼笑皆非。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車的地方就分門派。現在更是出現了前驅吹和後驅飛兩大派系,兩派的擁簇都鄙視對方,那麼前驅和後驅各有什麼特點和屬性呢?

轉向特性

從轉向特性方面來說,前輪驅動轉向時容易產生轉向不足,而後輪驅動容易產生轉向過度。前置前驅的重量分配在車輛前部和前輪多一些,在高速過彎時,更容易發生前輪抓地力不足的情況,導致轉向不足。而後驅車型在高速過彎時,後輪推前輪,相對更容易發生轉向過度的情況。總的來說對於普通人前驅車更容易操控,能大大減輕甩尾發生的幾率,特別是雨雪天開車時,後驅車要比前驅車更難駕馭。

車重分配

在重心分配上,後驅車更合理更有優勢。前驅車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過彎時明顯頭重腳輕,不過日常行駛是沒問題的。後驅車更接近50:50的理想前後配重比,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汽車的前後重心和前後中心重合,使汽車的前後輪抓地力均衡,這樣在高速行駛時不至於因爲慣性導致重心偏移。相對於前驅車,後驅車能夠提供更大的有效牽引力。啓動加速時,後輪驅動的車重向後傳遞,從而加大後輪的牽引力。而前輪驅動則沒這個條件,這也是大多數賽車還使用後輪驅動的原因。

爬坡能力

後驅車型由於汽車重量負荷在後輪,可以增加後輪抓地力。爬坡時好比 "推"着汽車上坡,當然比前輪驅動時"拉"着汽車上坡更有勁。在一般情況下,前驅與後驅在爬坡性能上面也許並不太明顯,但是到了極限情況下,後驅車的優勢便體現出來了。由於前輪更容易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所以前驅比後驅的最大牽引力要小一些。汽車在爬坡時需要較大的牽引力,這時後驅更容易滿足需求。

舒適程度

由於前輪驅動的車轉向系統、驅動橋、發動機等都集中在汽車前部,這樣會增加汽車前部重量,增加汽車的簧上質量。這樣在起步、剎車時,由於慣性的原因導致汽車抬頭、點頭現象明顯,舒適性有所降低。而後驅車重量分配更合理,所以在起步剎車時會相對穩一些。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溼滑路面反而更不好控制後驅車身形態。

空間方面

前輪驅動的動力系統結構緊湊驅動軸短,動力傳遞會更加直接,而動力損耗少了油耗更有優勢,而且空間利用率也更好。後驅車型往往需要一根傳動軸貫穿駕駛室,由於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佈置,後排中間乘客實在是憋屈。所以後驅車的車內空間都要比同級別的前驅車小,這種小不僅僅是後排多了一個突起的傳動軸,而是前後排都是如此。

編後語

正所謂事物都有兩面性,前驅和後驅的PK沒有絕對的勝利者。前驅車由於製造成本更低和更經濟的油耗成爲市場主流,而對於喜歡極限操控的玩家來說,後驅車車尾那不安分的滑動和加速性能更能讓他們腎上腺素激增。前驅和後驅各有其特色和看家本領,看了本文能讓你在迷妹們面前有了吹噓的話題,在心裏應該也有了選擇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