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跟你家宝宝玩过躲猫猫、蒙脸......其实这些小游戏能测试宝宝的发育情况。

执笔:王筱铭

定稿:苏子后

相信不少有宝宝的父母,会在孩子稍大点后,就跟他们一起玩蒙脸游戏,以此来看看娃的反应,有的表现得不开心,有的哈哈发笑,有的会自己将挡在脸面前的纱巾抓掉,可能不同月龄,表现出的方式会不大一样。

可事实上是“蒙脸游戏”并非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实验,现在医学上都会分阶段来对宝宝测试,以判断娃的发育情况,虽说这种评测方式不是绝对性的,但是家长也需要重视起来。

如果孩子在测试过程中,某一项反应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父母就要引起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关于蒙脸实验

蒙脸实验是指用纱布、纸巾、毛巾等蒙在宝宝的脸上,然后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得知娃的发育情况,当然这只是DST发育状况筛查其中的一项。

一般会在婴儿4~7个月时进行一些,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会做一些感知上的运动了。这个实验通过蒙脸来让宝宝去除视力上的依赖,从而检测听力及其他感官系统的发育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娃对周围环境的感官,促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娃,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蒙脸实验中宝宝的不同反应预示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宝宝也不另外,因此在实验中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这个结果只能反应一定程度上娃的发育情况,毕竟这跟平时家长的训练、宝宝的月龄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1、恐慌

有的宝宝在被蒙脸后,会表现得很恐慌、害怕,甚至是哭闹,尤其是小月龄的娃,有这些反应说明孩子的胆子比较小,且缺乏安全感。

2、呼吸困难

如果在进行蒙脸实验的过程中,宝宝表现出了呼吸困难,那就说明娃对这个过程不适应,也可能因为月龄太小,可以等到稍大一点再做。

可假如到了6~7月时,还依旧这般,就需要及时咨询儿科相关的专业人员了。

3、没有反应

宝宝在被蒙脸后,不哭不闹,而是尝试着用舌头或扭动头部来摆脱脸上的遮挡物,但没有采取想要用手抓的方式来去除遮挡物,这可能是宝宝还没有考虑到用手吧,只是感觉被遮住难受,这样的孩子安全感也是很充足的。

4、开心

有些宝宝在家长用东西遮挡住面部后,还开心得手舞足蹈,以为是爸爸妈妈在跟他玩耍,那么出现这样反应的孩子说明父母给了他充足的安全感,他对身边的人和环境,都充满了信任感。

5、用手拿掉遮挡物

宝宝在被东西遮住脸部后,直接就用手给拿掉了,这个反应说明娃已经达到了评测的标准,一般是在6个月后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你家孩子能够在6个月前,就有这种反应,说明娃的发育超前了,毕竟这个动作需要大脑进行支配才能运行,爸爸妈妈就偷着乐吧。

当然,也不是说前面四种反应的宝宝,大运动或智商不正常,可以等到宝宝稍大后再进行测试,但如果到了7个月后,娃还依旧无法完成,家长就需要及时寻找专业人士指导来改善。

温馨提示:对于月龄过小的宝宝在进行蒙脸实验时,容易出现恐慌、惊吓、憋气等反应,因为他们尚小不知道这个遮挡物是什么,也不明白大人要干什么,因此建议家长至少要等到娃4~5个月后再开始进行测试。

延伸阅读:小月龄宝宝可以在家做的早期训练

家长可以在家陪宝宝做的早期训练有很多,如前庭训练、认知训练、坐位训练、 感官系统训练等,下面就仔细介绍下前庭训练的方法。

1、小飞机

可以让宝宝趴在家长的手臂上,然后飞来飞去的跟小飞机一样,这跟缓解肠绞痛的方式很相似,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娃的脊柱、头部的伸展,还能促进亲子感情。

2、被单摇

将宝宝放在被单里摇,娃的身体会呈现出一个屈曲的姿势,就仿佛在妈妈的子宫里一般,是很有安全感的。

3、大球运动

让宝宝俯卧在一个大球上,家长扶着娃和大球一起缓慢的进行运动,通过这种感觉来刺激脑内平衡感的发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