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中也出现了着陆之后等待了很久才再次起飞的情况,对此鸟类专家推测该雨燕可能在这期间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研究人员根据目标样本的飞行路程对雨燕的飞行里程进行推算,发现雨燕在大约21年的生命周期中所飞越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月距离,是鸟类中名副其实的“飞行劳模”。

经典电影《阿飞正传》里提到了一种特殊的小鸟,它没有脚,在学会飞行那一刻之后就只能永远飞在空中,唯一一次的落地就是当它死亡的时候。这段经典的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漂泊一生、流浪一生的人,他们的经历往往令人唏嘘。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全不长脚的小鸟,不长翅膀的小鸟倒是存在的,它就是新西兰国鸟“几维鸟”,这种鸟类终生在陆地上行走。还有一种鸟,它虽然并非终生都在飞行中度过,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空中飞行,它就是雨燕。

据了解,在希腊语中雨燕的意思就是没有脚,但是这种外形和普通燕子相似的燕子拥有与众不同的脚部。绝大多数鸟类脚部上的脚趾都会出现朝着前后两个方向生长的情况,这样的结构就像是一个抓手一样,能够帮助它们在着陆的时候站稳,也赋予了它们行走的能力。而根据鸟类专家的观察,雨燕脚部的所有脚趾都朝着前面生长,这就导致了它们无法固定在地面上和树枝上。

如果它们选错了着陆地点的话,有可能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因为当它们在地面上遇到天敌的时候,既丧失了飞行的能力,又不具备逃跑的能力,因此只能任天敌宰割。尽管如此,雨燕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在空中解决,它们那双犹如利刀般的翅膀在飞行的时候不断地划开空气,从而产生强劲的升力。据说雨燕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10公里,这与一辆挂五档的小轿车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同时由于这种鸟类很少着陆,因此科学家在之前就它们知之甚少。实际上50多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种长期飞行在空中的鸟类,一直到四年前,科学家才有机会对这个物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10只雨燕,并且在它们身上装备了体积小、重量轻的定位仪,然后放它们飞回空中。在之后的观察中研究人员发现,这10只雨燕在空中的时间比着陆的时间要长很多,有的雨燕甚至连续飞行四五个月也没有着陆的现象。

当中也出现了着陆之后等待了很久才再次起飞的情况,对此鸟类专家推测该雨燕可能在这期间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雨燕雏鸟学会飞行离开鸟巢之后就基本不会再回去了,直到它拥有繁殖能力之后,才会停下来搭建巢穴,为雏鸟的诞生做准备。在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之后,雨燕又会重新起飞,开始漫长的飞行生涯。

研究人员根据目标样本的飞行路程对雨燕的飞行里程进行推算,发现雨燕在大约21年的生命周期中所飞越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月距离,是鸟类中名副其实的“飞行劳模”。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雨燕也有一双普通的脚,它又何尝不想停下来歇歇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