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得知兒子是最佳供者時,爸爸猶豫了,他做過骨穿,知道有多痛苦,爲人父,他不忍心讓兒子也經歷這些,媽媽也抹着眼淚,捨不得孩子遭罪。在選擇供者時,冉學紅和副主任醫師崔景英卻遇到了難題,因爲最佳供者是患者年僅11歲的兒子,這也是濰坊市人民醫院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供者年齡最小的一位。

  六一國際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了,

  家長們都在挑選最好的禮物給孩子,

  而在濰坊市人民醫院院血液內科,

  有一個孩子,

  卻爲自己的父親獻出了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患者孫某,男性,37歲,今年3月因頭暈、乏力、發熱、全血細胞減少,於濰坊市人民醫院確診爲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藥物治療1月效果欠佳。

  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死亡率高,血液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冉學紅組織科室醫護人員仔細討論及評估後認爲,該患者最佳治療辦法爲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但該患者無同胞HLA配型全合供者,爲了救治患者只能行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且單倍移植風險高、花費大、移植後併發症多。

  在選擇供者時,冉學紅和副主任醫師崔景英卻遇到了難題,因爲最佳供者是患者年僅11歲的兒子,這也是濰坊市人民醫院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供者年齡最小的一位。

  當得知兒子是最佳供者時,爸爸猶豫了,他做過骨穿,知道有多痛苦,爲人父,他不忍心讓兒子也經歷這些,媽媽也抹着眼淚,捨不得孩子遭罪。

  11歲還是一個懵懂的年紀

  孩子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面對什麼

  但他知道

  只有自己才能給爸爸一個活着的機會

  以前,爸爸是他的超人

  護他成長

  現在,他要做爸爸的超人

  讓爸爸活下來

  “爸爸,我救你!”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孩子患有室性早搏三聯律,24小時動態心電圖中顯示室性早搏多達九千多個。如此年幼的孩子,又伴有心律失常,能不能耐受麻醉?能不能耐受短期內的大量失血?大家都捏了一把汗。

  考慮到爸爸的實際情況

  孩子是目前唯一的希望

  孩子的一句話

  使一家人下定了決心

  ——

  “家裏不能沒有爸爸”

  血液內科邀請心內科及麻醉科等多學科會診後,制定了周密的採髓方案,於4月17日在相關科室的精心配合下,順利採集孩子300ml骨髓幹細胞並回輸給父親。4月18日和19日孩子外周血幹細胞由輸血科主任孫福廷帶領團隊順利採集並回輸。

  在回輸幹細胞後的第11天,患者粒細胞植活,第16天血小板植活,第33天順利出倉。目前患者的病情穩定,已於5月26日出院回家。

  在爸爸的生命健康遇到挑戰時

  這位年僅11歲的孩子勇敢地站出來

  成功救治了自己的父親

  祝他們一家人幸福平安!

  向這位小超人致敬!

  來源:濰坊市人民醫院

  健康碼申請方式

  ↓↓↓

  回覆“健康碼”,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