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嗎?也許有一天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2019年7月23日,鳳凰縣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楊景友來到縣人民醫院獻血,在醫護人員詢問是否願意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僅僅幾個月之後,他的血型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當接到湖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電話時,他毫不猶豫答應捐獻,爲延續生命接力。

2020年1月7日,楊景友的HLA分型資料高分辨檢驗符合,同時合格的還有另一位較年輕的志願者。考慮到年齡等綜合因素,患者的治療醫院首先聯繫的是年輕志願者,年輕的志願者也答應了捐獻,治療醫院接到通知馬上啓動捐獻程序。就在一切具備,只差最後一步的時候,年輕志願者卻因爲種種原因不能繼續進行捐獻,這個時候如果造血幹細胞沒有及時輸送,那麼患者只能等待醫生宣佈死亡。湖南省血液中心緊急聯繫第二志願者楊景友,電話這頭沒有一絲猶豫。5月20日進行了健康體檢並且合格後,6月15日在妻子舒鳴鳳的陪伴下來到長沙,進行了捐獻前的一系列檢查工作。6月19日,捐獻手術在省人民醫院血液科順利啓動。據湖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整個捐獻過程要進行5個小時左右。

00:22

當我們見到楊景友的時候,他正在進行血液分離,問起爲何答應捐獻的原因,這個快五十歲的漢子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道:“穿上警服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的使命是什麼,我只是做了一個人民警察應該做的事情,這些都沒什麼,不值一提”妻子舒鳴鳳在一旁說:“老楊快五十歲了,又有高血壓和痛風,我一開始並不不希望他捐獻,怕影響他的身體健康。只是作爲一名警察的妻子,我還是選擇支持他,每天看他打針抽血也很心疼,但能夠幫助到別人,我們都很高興”。

楊景友在鳳凰縣看守所工作,聽聞他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同事們並沒有感到驚訝。所長田俊說:“老楊是一個很熱心腸的人,上班這麼多年來從沒聽他抱怨過辛苦,不論什麼情況都積極應對,關注每一個在押人員的情況,耐心引導。他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我們一點都不意外。”看守所工作枯燥、繁瑣,在押人員情緒不穩定、情感脆弱,自殘、自殺、絕食等情況常見,值班民警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巡視,處理任何突發事件。楊景友在這高牆之內一干就是二十幾年,堅持每天面對面與在押人員進行談心交流,跟蹤瞭解在押人員思想動態,掌握瞭解在押人員的實時情況。他說:“我的工作就是送去希望:關心在押人員,可以給暫時走錯路的人帶去新生活的希望;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給患者送上生的希望”。

據瞭解,6月19日捐獻手術非常成功,楊景友無私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經由湖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等相關機構緊急送往患者治療醫院。而他本人在短暫休息一天後,立即返回鳳凰縣公安局看守所工作崗位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