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能夠承擔起結婚的成本,自然也是有能力承擔起離婚的成本,所以無論是漫長的離婚週期還是所謂的離婚冷靜期,對於這一類羣體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而言,結婚離婚只不過是人生的步驟。相愛時自由地去結婚,不愛時自由地離婚,這應該是一個人生活的自然常態,不應該被外界因素所幹擾。

原標題:電影《婚姻故事》:離婚需要冷靜,但要離得終究還是離了

好的電影就好像一本生活指南,幾乎時時刻刻都能觀衆的現實生活提出一些參考性意見。

《婚姻故事》就是這樣的電影。

這部電影就講述了一個漫長的離婚故事,男女主人公來來回回反覆地糾纏切磋,時而含情脈脈,時而猶如仇人,真是應了那句相愛相殺。

在觀影的過程中,有那麼幾次恍惚之間我以爲他們要和好如初了,結果到了下一秒鐘又是言語上的惡毒攻擊。

漫長的離婚週期,客觀上明顯給男女主人公提供了,現在的所謂的“離婚冷靜期”。

但是很明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看來在成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生活中,相愛時肯定是真心相愛,不愛時也自然是真的不愛。

相愛時自由地去結婚,不愛時自由地離婚,這應該是一個人生活的自然常態,不應該被外界因素所幹擾。

奈何人終究是社會人。

在社會上生活,自然就會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

在人類文明高度繁榮的當今世界,婚姻自由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但是各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離婚這件事上還是選擇了保守看待。

《婚姻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爲了能夠自然離婚,雙方之間先是進行了自我協商,最後不得已才走上了法庭。

走上法庭之後,兩個人爲了爭奪小孩的撫養權,不惜花重金請最好的律師打官司。

美國作爲資本主義國家,可沒有什麼免費的法律援助,名牌律師的出場費高得嚇人。

這場離婚官司下來,男主付出了將近25萬美金的離婚成本,到頭來還是沒有完全獲得小孩的撫養權。

25萬美金,100多萬的人民幣,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確實是有些太高了,但是這依然擋不住離婚的結局。

社會高度發展,對於普通人來說,結婚的成本越來越大,離婚的成本自然也是越來越大。

只要能夠承擔起結婚的成本,自然也是有能力承擔起離婚的成本,所以無論是漫長的離婚週期還是所謂的離婚冷靜期,對於這一類羣體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而言,結婚離婚只不過是人生的步驟。

仔細想想,離婚冷靜期終究最適用還是低收入羣體,給這些難以承擔高昂離婚成本的人一次慎重選擇的機會。

網絡上有好多人表示自己不需要這樣的機會,表示自己看到這個離婚冷靜期,更加不敢結婚了。

我敢打賭,說這類話的人,百分之九十並沒有結婚的能力。

所以要一分爲二的看問題,離婚冷靜期對於高收入人羣來說,確實在離婚問題上帶來了時間上更大的成本。

但是正因爲他們是高收入人羣,所以有必要承擔一個國家社會正常運行的更大的成本。

對於低收入人羣來說,婚姻上的變故有可能就是人生致命的打擊,無論是對離婚當事人自己來說,還是對當事人的子女來說。

婚姻中難免磕磕碰碰,到了氣頭上隨口出來一句,表示要離婚的話語,一方不讓一方,最終有可能衝動離婚。

這個時候,離婚冷靜期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

如果冷靜期過了,雙方還是想要離婚,然後再辦理離婚手續也是來得及的,這也是保障了婚姻自由。

總理提到全國還有6億人口月收入僅爲1000元,還6億人就承擔不了高昂的離婚成本,離婚冷靜期保護的就是這6億人。

網上好多人天天大談特談女權之類的話題,但是往往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不從實際情況出發。

或者他們就根本不懂得實際情況,以爲真實的中國是北上廣和幾個一線城市,以爲真實的中國就是動不動就年薪百萬,以爲人人會跟綠地的那個女生一樣。

真實的中國是這實實在在的6億人。

他們可能早就被這個時代甩在身後,但是這就意味着要他們一直原地不動嗎?

從國家層面來講,我國正在面臨着社會人口結構陷入缺陷的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

所以出現離婚冷靜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但是要想解決人口結構缺陷問題,光在破解離婚率過高上下手,未免有些隔靴搔癢。

應該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問問現在的年輕人爲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爲什麼越來越不想生孩子?

有資格結婚嗎?

敢生孩子嗎?

我們現在所做的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社會趨於良性的發展,從而纔有長期的繁榮穩定。

一切都要給這個讓步,任何時代都要讓步。

有約束纔會有真正的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