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尹同躍在《大力推動發展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議案中建議,希望通過凝聚共識、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掌握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保障產業安全,提高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力。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汽車新標準建設以及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發展等議題,共提出五項議案建議,希望能夠解決中國汽車產業協調發展與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突出問題,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升級發展。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汽車新標準建設以及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發展等議題,共提出五項議案建議,希望能夠解決中國汽車產業協調發展與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突出問題,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升級發展。

《取消NEV正積分結轉限制》

爲了引導企業降低傳統能源汽車能耗,鼓勵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在2017年推出了“雙積分”政策。該政策希望能夠通過積分交易市場化的方式,激勵企業主動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主動降低能耗,從而形成長效機制,並推動節能減排、加快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尹同躍認爲,在新起草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修正案中,擬規定NEV正積分可結轉,但設置了僅可結轉三年,每次結轉按50%扣減積分數量和可結轉的前置條件等方面限制。

所以,尹同躍在《取消NEV正積分結轉限制》議案中表示,希望能夠對“雙積分”政策進一步完善,建議取消對NEV正積分結轉的限制,這樣能夠提高傳統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性。

《加速制定商用車積分管理辦法》

商用車具有負載大、使用率高、年均行駛里程長的特點,但是其碳排放量是乘用車的5到10倍。雖然商用車在全國汽車保有量和新車銷售量中只佔20%左右的比重,但每年會消耗全國50%以上的車用燃料。當前,中國對於碳排放較大的商用車尚未制定積分管理政策。

因此,尹同躍在《加速制定商用車積分管理辦法》議案中建議,加速制定商用車積分管理辦法,打通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積分,將輕型商用車與乘用車雙積分管理辦法相融合,統籌制定爲輕型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這樣有利於促進汽車產業協調發展。

在尹同躍看來,商用車積分制度與汽車產業發展的進程相契合,積分制度不僅能帶動更多商用車企業投入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個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的長效機制。技術創新升級有了持續性,新能源商用車將很快從傳統車改造模式向正向研發模式轉變,進而使整個行業有一個質的飛躍和提升。

《制定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政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曾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推進綠色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作爲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基本理念是搭建“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的閉合式循環,實現資源永續利用。

循環經濟發展作爲當今全球性重大話題,也是我國重大發展戰略,已成爲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尹同躍在《制定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政策》議案中提出,希望通過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引領綠色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當前,新能源汽車約三年就有非常大的技術突破,實際行駛壽命15萬公里就面臨着淘汰與報廢,而其基礎核心零部件系統,如電驅動、電機、電池、鋁基車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複再使用價值。爲此,尹同躍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建議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高價值零部件延長在役壽命工程,將再製造歸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出臺政策允許整車製造企業回收低續航新能源汽車,升級改造後視同新車銷售;

三、建議允許回收鋁合金及複合材料車身以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納入再製造再回收體系。

《加強全球汽車標準體系研究及中國汽車新標準建設》

目前在全球汽車市場,一些老牌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由於汽車產業起步早,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極爲完善也極爲苛刻的汽車技術標準和法規。在這些標準法規的保護下,中國汽車品牌想進入當地的市場非常困難,但是海外品牌想進入中國市場卻暢通無阻。

多年來,多家自主汽車品牌曾嘗試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但鮮有成功的案例。尹同躍認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市場有着近乎苛刻的市場準入標準。所以,中國需要建立一個汽車新標準體系,以提高中國市場的准入標準。一方面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另一方面促進全球汽車產業共同進步。

標準之爭被經濟學家稱作“贏者通喫”,誰把握住了標準,往往就把握住了產業,把握住了市場競爭主動權。在尹同躍看來,中國汽車企業要想成爲全球化品牌,就必須破解歐美等汽車產業發達國家的市場技術壁壘和嚴苛的各種汽車標準法規。

尹同躍在《加強全球汽車標準體系研究及中國汽車新標準建設》議案中建議,在國家層面統籌針對全球尤其是歐美髮達國家汽車標準體系與共性技術壁壘進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汽車的技術新標準。他認爲,高標準的制定將推動着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快速成長,也有利於我國汽車核心技術實力的進一步突破、升級,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全球化發展。

尹同躍建議,在國家給予相關科研政策的支持下,具體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各大檢測中心/汽研機構、中國品牌主機廠及供應鏈核心企業來分擔和共同參與研究,從而實現我國汽車核心技術實力的進一步突破、升級,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尹同躍表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中國在部分標準的制定上已經與歐盟同步甚至是領先。以排放標準爲例,現階段我國已實施的國六a和三年後將實施的國六b,前者是與歐六接軌的標準,後者則優於歐六標準。

《大力推動發展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着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爲發展趨勢的“新四化”技術革命和行業變革。在此背景下,新一代能源技術、信息通訊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等與汽車加速融合,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成爲全球技術變革和科技創的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因此,尹同躍在《大力推動發展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議案中建議,希望通過凝聚共識、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掌握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保障產業安全,提高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力。具體建議如下:

一、凝聚共識,協同推進。以智能網聯操作系統頂層設計爲指引,國家級創新中心組織各方共同組建市場化運營創新主體,以行業需求爲牽引,聚集交叉行業人才,發力融合創新領域並加快輸出市場競爭力產品。匯聚政府部門、重點企業、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等多方力量,積極支持和推動市場化運營創新主體,促進其產品和成果快速產業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經費投入,專項資金支持研發。設立國家專項經費,支持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產業化。直接給予資金補助、稅收減免、低息貸款等措施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可控智能網聯操作系統的研發工作。

三、政策支持,推動產業應用生態。依託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政策與標準指導,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內形成操作系統發展戰略、標準體系等共識,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規模化產業應用,加快更新迭代,豐富應用生態。

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共性關鍵軟件集合,是國家汽車產業的重大戰略需求,是解決國家“卡脖子”重大戰略問題的核心關鍵。操作系統不僅是智能網聯汽車硬件資源管理核心和應用軟件運行的基礎平臺,同時也是海量數據的融合平臺。

尹同躍認爲,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一方面提供了行業統一基礎平臺,各汽車廠商在基礎平臺上進行定製開發,在市場中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擺脫國際壟斷企業控制,避免技術封鎖或後門風險事故。掌握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既有利於保護產業安全,又可以提高我國整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