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有豐富的素材來源和宅家期間對疫情的感同身受,作品細節更豐富,比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幅作品,就是我看到全國各地運送蔬果支援武漢,有感而發所做。疫情期間陳琪在家鄉創作的作品。

疫情期間陳琪在家鄉創作的作品。

1月20日,我從上海回到浦江老家過年。那時候疫情還不嚴重,我本打算陪家人過完元宵就回上海,不想因爲疫情絆住了腳步,宅在家中兩個多月。

都說“少小離家老大回”,我六十幾歲了,雖然每年都回老家,但這次是我離開家鄉40多年後,回老家待得最久的一次。兩個多月,對很多事情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卻因爲回到久別的家鄉,找回了很多童年回憶。

農家清品躍然紙上

我的老家,在浦江縣浦陽街道陳逢坑村。我有一棟三層小樓,闢出一處書房叫“南風閣”。冬天的早晨,開門遠眺就能看到仙華山,霧濛濛的像一幅水墨畫。小樓邊上有一處後山,上山可以俯瞰浦江全景。

我喜歡外出寫生,寫生時所觀察到的、理解到的纔是自己的。浦江這些年通過“五水共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村裏變得乾淨又漂亮。可惜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門,那段時間又一直下雨,我只能悶在家裏寫書法。

那幾天,左鄰右舍看我們剛回老家,又因疫情不便採購,陸續送來些蔬果,有的是自家種的,有的是市場買的。在大城市生活久了,老家的鄉情讓我覺得很溫暖。年廿九傍晚,鄰居俊傑送來幾隻南瓜,和之前的蔬果放在一起。此情此景,我忽然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恍惚間感覺回到了童年時光。

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與我而言,鄉愁可能只是幾個南瓜、幾株青菜。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這些熟悉的生活和場景,隨着我長大慢慢被淡忘,但這是我的初心,是我一直想畫而沒時間畫的。

當天晚上,我就把兩隻南瓜搬進“南風閣”,搬上畫桌,農家清品,躍然紙上。“己亥年大年廿九,俊傑送南瓜蔬果,更覺難得,當晚即興寫生之。”興奮之餘,我提筆寫下。自那以後,沾着雨珠的油青菜,胖滾滾的火龍果,自家庭院採擷的柚子,都被我一一搬上畫桌。

“田間地頭處處栽,‘古董羹’中不能無此滋味。”蘿蔔雖然常見,但是小時候的農村生活已經陌生。這次宅家,這些可愛的蔬果重新進入我的視野。它們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蔬果,還是這些年對家鄉的思念,對幼時生活的懷念,還有對鄰里的感激。

後來友人來訪,看到我的蔬果寫生,甚是喜歡。蔬果小品來源於最平淡的生活,帶着濃濃的泥土味,同樣能引起共鳴。

創作一組戰“疫”作品

疫情期間,每天收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是我的習慣。我有20多年的軍旅生涯,看到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看到全國人民衆志成城,我內心也是熱血激昂。

跨入春節,上海美術界也組織畫家,投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創作中。宅在家中,拿起手中的畫筆,是我實實在在能爲抗疫做的努力。

初四清晨,冬雨淅淅瀝瀝下着,我獨坐“南風閣”思忖。那些天,雖然疫情洶湧,但國家防控科學有序,市民主動宅家助力,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疫”。我想,我的抗“疫”作品表現的也應該是一幅羣像,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無名英雄組成。

方向定了,主題也就水到渠成。只用了半天時間,“疫情無情·大愛無疆”“羣防羣治·科學把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衆志成城·同舟共濟”,我定下了組畫的四個主題。當我提筆寫下這32個大字,我的組畫完成了大半。

因爲有豐富的素材來源和宅家期間對疫情的感同身受,作品細節更豐富,比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幅作品,就是我看到全國各地運送蔬果支援武漢,有感而發所做。大白菜、土豆、西紅柿等蔬菜,都曾真實出現在支援武漢的運輸車上,也是街坊四鄰每天送給我的蔬果。“羣防羣治·科學把關”也是我去超市採購真實經歷的防控措施。

用宅家作品回報家鄉

去年春天回老家,我去前吳鄉民生村一位朋友家做客,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惜沒帶繪畫工具。第二天下着小雨,我備齊畫具,再次去民生村,煙雨迷濛中那條明黃色的油菜花帶,直入山嵐霧靄,我至今記得那天的場景。

宅在家中一個多月,又到了油菜花開的季節,我心癢難耐。3月初,隨着疫情緩解,我終於可以開始外出寫生。剛開始,我只敢在後山寫生,後來慢慢去周邊鄉鎮。往外走的第一站,我就選擇了去畫前吳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之後幾天,我又去畫了杭坪鎮牡丹園雨中低垂的牡丹、馬嶺山中從未見過的天目地黃花……

幸虧寫生都是在空曠的室外,相對比較安全。沒有公務纏身,我有大段時間可以思考和創作,這也是我這幾年來難得的密集創作期,在畫作風格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兩個多月時間,我一共創作了300多幅作品,上百幅寫生。

到了3月底,書房裏已經擺滿書畫作品,小樓的過道也被我的畫作侵佔。接受友人建議,我挑選了其中的106幅作品,在浦江舉辦了戰“疫”書畫捐贈展。雖然是戰“疫”書畫展,但戰“疫”作品只有那四幅組畫,大部分作品都是因家鄉而作,爲家鄉而作。我想了好幾天,最終定下了“鄉土 鄉情 鄉愁”的主題,這是我對家鄉的感恩。

我也要回報家鄉,我挑選了6件作品,捐贈給浦江博物館。展覽所籌善款,會定向捐贈給投身戰“疫”的醫務工作者,算是我爲抗“疫”略盡綿薄之力。

6月底,這些畫作還將在上海陸儼少藝術院繼續展出,讓更多人看到我家鄉的風土人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