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極力排斥的是乾式雙離合,如果你把溼式雙離合拿出來,倒也沒有那麼牴觸。

乾式雙離合因爲風冷散熱的原因讓其在低速情況下的抖動問題頻發,短短几分鐘試駕根本無法試出乾式雙離合的問題所在,爲了耐久性考慮儘可能的規避乾式雙離合,這是我能給到最好的建議。都是雙離合,其實溼式雙離合因爲液冷散熱的設計理念讓其在可靠性以及耐久性上更優於乾式雙離合,從目前技術瓶頸突破能力上來說,溼式雙離合可以擇優選擇。

從目前自主品牌佈局上可以看出來,7DCT雙離合變速箱大有取代AT變速箱之勢,吉利、長城、奇瑞等主流車企在雙離合變速箱研發上砸入重金,上汽、廣汽幾大車企也開始在雙離合領域繼續深化,之所以如此推崇雙離合原因無外乎兩個。

其一,自主品牌可以通過7速雙離合變速箱來擺脫愛信變速箱束縛,在自動化更明顯的市場環境下,手動變速箱已經開始全面淘汰模式,對於自主品牌來說變速箱領域不被嚴重扼喉是最終發展方向,畢竟大批量採購競品車型變速箱不僅僅無法把控利潤,還會在關鍵時期被斷供扼喉。

其二,雙離合變速箱的確在運動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表現,其更換的換擋速度以及更快的換擋速度對於目前標榜運動的自主品牌來說,充當着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角色。而且更快的換擋速度以及更高的效率,也讓自主品牌可以更好的壓榨出發動機的動力,同時降低油耗表現。

很明顯,換擋速度是7DCT變速箱最大的優勢所在,其間接的將效率發揮的更好,這使得其油耗表現必然更低,主流自主品牌大面積鋪設雙離合變速箱的原因正在於此。

這是技術層面的巨大優勢。浸在石油中的雙離合集團藉助石油完成換檔。兩組雙離合器設置一組相應的齒輪,另一組設置另一組齒輪。工作時一套擋位已經準備好,噹噹前擋位分離時,下一套擋位在街上跑得很快,而電腦控制的雙離合變速箱其實換擋速度比人體肌肉控制的手動變速箱要快,但齒比換擋時突然換擋的影響相對明顯。

企業爲了弱化這一衝擊感,所以在變速箱內部設定了扭轉減震器來吸收震動,所以理論上來說雙離合變速箱也有自己的辦法來做好平順性以及可靠性。

但頻繁摩擦離合器片的雙離合變速箱,註定在極致可靠性上不如依靠液力變矩器換擋的AT變速箱。

豐田愛信在6AT領域創造的神話難以被攻克,其通過傳統液力變矩器以及齒輪咬合工作的方式必然在穩定性上表現更好,但遺憾的是傳統換擋機構的低效率也讓油耗有所增加。

按照非常傳統的邏輯根據轉速以及行車電腦發出的指令,AT變速箱通過內部一系列調控來完成換擋動作,當自己降一個檔位之後,隔壁的雙離合可能已經降低兩個檔位。

從目前市場選擇度上來說,7DCT車型愈發受歡迎,其換擋速度的確更快,但頻繁堵車情況下平順性無法保證,相比於6AT的確稍遜色,但其優勢必然是更快的駕駛感受以及更低的油耗,在處理發動機輸出扭矩方面,7DCT無疑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