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一年,成都發改系統策劃形成一批“十四五”規劃重大戰略性功能性支撐性項目,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支撐,推動成都東部新區和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獲批設立,城市發展機遇不斷疊加。在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方面,過去一年成都推動創新能力建設,推動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佈局建設,構建以天府新區、高新區爲核心的自主創新體系,以高品質科創空間爲承載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爲載體的產業轉化體系,夯實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平臺支撐,優化城市創新生態。

  “戰略謀劃、政策研究、綜合協調”,這是成都市發改委在城市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過去一年,圍繞這12個字,成都在爭取國家戰略支撐、調控經濟平穩運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積極作爲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去年成都人均GDP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城市發展質量再上臺階。

  2020年

  成都發展改革工作將從哪些方面着力?

  28日召開的2020年全市發改工作會議上

  重點已經劃出——

  今年成都將實施重點項目1000個,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8%左右;

  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起草工作,全力爭取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資源佈局和傾斜支持等。

  ▲圖爲成都環球中心夜景。圖據ICphoto

  全國城市排名上升爲第7

  人均GDP首次突破10萬元

  過去一年,成都發改系統策劃形成一批“十四五”規劃重大戰略性功能性支撐性項目,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支撐,推動成都東部新區和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獲批設立,城市發展機遇不斷疊加。

  堅持高質量發展,推動宏觀經濟健康運行,成都已初步形成“產業體系+產業生態圈+產業功能區”三級支撐體系。來自成都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再上兩個千億級臺階,全國城市排名上升爲第7,人均GDP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城市發展質量再上臺階。

  在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方面,過去一年成都推動創新能力建設,推動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佈局建設,構建以天府新區、高新區爲核心的自主創新體系,以高品質科創空間爲承載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爲載體的產業轉化體系,夯實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平臺支撐,優化城市創新生態。

  ▲圖爲成都春熙路和IFS商圈夜景。圖據ICphoto

  實施重點項目1000個

  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8%左右

  “以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爲統領,紮實做好發展改革工作。”2020年全市發改工作會議上,成都市發改委主任楊羽介紹,圍繞這條主線,今年成都發改系統將在七個“立足”上下功夫。

  立足極核引領、區域協同,培育壯大發展增長極動力源。成都發改系統將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起草工作,全力爭取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資源佈局和傾斜支持;高標準建設天府新區、東部新區、西部科學城“兩區一城”,打造雙城經濟圈戰略主要承載地等。

  立足強功能、補短板,發揮穩投資關鍵作用,今年成都發改系統將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強功能、產業項目增後勁、公共服務補短板,實施重點項目1000個,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8%左右。

  立足產業升級、生態集聚,全面提高主導產業綜合競爭力,成都發改系統將加快完善創新生態鏈,系統謀劃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大力推廣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保護、軍民科技協同創新、人才管理等領域經驗成果。

  立足深化改革、創新供給,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今年成都發改系統將積極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家政等國家試點,滾動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逐步推動公共服務由服務戶籍人口向服務管理人口轉變。

  此外,今年成都發改系統還將在“立足擴大開放、拓展內需,構築城市競爭新優勢”“立足謀長遠、穩當前,提升城市戰略地位和發展韌性”“立足從嚴從實、關懷激勵,提升發改隊伍履職本領”等方面着力。

  來源:成都商報-成都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