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水泊梁山还没有成为造反集团的“王中王”时,最有实力与其抗衡的当数以鲁智深、杨志、武松为三巨头的二龙山。

二龙山共有七位头领,在宝珠寺大殿办公的是三位“山长”级大头领,四个中层干部则在前面山门下坐班,他们是——操刀鬼曹正、金眼彪施恩、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后来梁山好汉排座次时在石碣上分别列为地嵇星、地伏星、地刑星、地壮星。

张青孙二娘两口子二位一体,另作专文讲说,此处只论曹正和施恩。

看过山东版电视连续剧《武松》的观众都对其中的曹正这个人物有着极深的印象,他精明干练,深谙形势,当忍耐时就忍耐,该出手时就出手,颇有最近流行的谍战题材电视剧中高级特务的风采和魅力。

《水浒传》原书中的曹正虽然没有电视剧中那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却也是个不容小觑的角色。

曹正“原是开封府人士,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徒弟”,这两点若是放在当今就了不得——第一,人家来自几千万大宋百姓最向往的地方东京汴梁,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人,到了哪儿都会被高看一眼;第二,人家有个名人师父,就好比当下赵本山的某个徒弟,到了哪儿都能靠着师父的金字招牌混个酒足饭饱。

曹正的身份有亮点,也有不够光彩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职业——“祖代屠户出身”。虽然屠户中也出过不少人才,比如战国时期的魏人朱亥(就是帮助信陵君解邯郸之围援救赵国的那个粗豪汉子),秦末汉初的樊哙,三国时期的张飞,但毕竟不是个让人羡慕的工作。

曹正杀猪宰羊一把好手,又有武艺在身,所以江湖人称“操刀鬼”,虽然老曹的绰号挺吓人,又是刀啊又是鬼的,其实他是个本分经营的生意人,直到某一天遇上了吃白食的“青面兽”。

曹正在离二龙山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夫妻店,他负责管理,他浑家(老婆也)和妻舅(小舅子也)负责经营,每有客人到来,他们筛酒,做饭,炒肉,热情招待,忙得不亦乐乎!不要怀疑他们的肉象孙二娘店里的一样是什么“黄牛肉”或“水牛肉”,从施公的文笔中就能感觉出端倪,曹大嫂待客这段文字,虽然只有一二十字,却洋溢着融融的客气和暖意;而孙二娘上酒上肉的那几行描写竟透着森森的杀气和寒意。

然而,刚刚被劫走生辰纲,走投无路的杨志以吃白食的行为打破了曹正店里的和谐融洽气氛,接下来就是又一场《水浒传》的读者们最为熟悉得不打不相识,他们从冤家成了朋友了,还捎带着把投奔二龙山受挫的花和尚鲁智深也给拉了进来。

二龙山原先的主人叫金眼虎邓龙,是个还俗的和尚,和梁山的白衣秀士王伦一样是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家伙。他不让鲁智深加入“革命”队伍,又打不过非要上山的花和尚,就当起了缩头乌龟,“闭了这鸟关,由你在下面骂,只是不肯下来厮杀”。

鲁智深和杨志两个人干着急没办法,只有骂“撮鸟”的份儿。

关键时刻还得看人家曹正的,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他们三人按计行事。

曹正用活扣把鲁智深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让两个庄客拉着走在前面,他提着鲁智深的禅杖和其他人跟在后面,杨志则装扮成庄客夹杂其中。一行人到了二龙山下,以献俘的名义骗开了道道寨门,一直来到邓龙面前。邓龙虽号称金眼虎,愣是没起丝毫疑心,当他骂过鲁智深之后要动手报仇时,“两个庄家把索头只一曳,曳脱了活结头,散开索子,鲁智深就曹正手里接过禅杖,云飞抡动,杨志撇了凉笠儿,提起手中朴刀,曹正又抡起杆棒,众庄家一齐发作,并力向前。邓龙急待挣扎时,早被鲁智深一禅杖,当头打着,把脑盖劈作两半个,和交椅都打碎了”。小头目小喽啰们树倒猢狲散,哗啦啦跪到了一大片,二龙山就这样被曹正给“智取”了。

帮助鲁杨二人拿下二龙山后,曹正并没有带着家人上山入伙,而是“别了二位好汉,领了庄家,自回家去了”,他这种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社会主义英雄模范精神非常值得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学习。当然,后来曹正还是上了二龙山,那应该是他在鲁智深杨志几次三番的盛情邀请之下做出的最后抉择。

后来曹正上了梁山,二龙山上的中层干部自然在梁山位次不高,排第八十二位,到也谈不上屈才,而且在梁山上,曹正又干起了老本行,负责屠宰牲口,也算是宋江人尽其才

操刀鬼后来死于征方腊之役,死后追封义节郎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