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

作者蘭臺,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肯定很多人不能理解,爲什麼蔡鍔將軍四歲的時候就能得到當地劉姓大地主的資助;爲什麼清朝最後一個武狀元張三甲不滿十六歲也被當地一個土豪資助,還專門請了曾在皇宮當差的三等侍衛教他武舉應試技巧。

爲什麼明清地主這麼愛資助窮小子?這和傳統觀點裏半夜雞叫高扒皮一樣的地主似乎不一樣。

其實原因很簡單,明清,乃至整個封建時代,朝廷對於普通人來說實在是過於苛刻了。

陳寶良教授在《明代社會生活史》裏曾經說過,在明代,一個家族不管有多麼興盛,只要三代沒有出一個舉人,這個家族肯定會衰敗下去。

其實明清朝廷並不僅僅對平民苛刻,在法律條文裏對退休官員都非常不友好。

其實明清對於所謂“士大夫“的優待並不是像大家想象那樣,完全不用交稅;應該說明清朝廷都很小氣,他們對“士大夫”的優免僅僅限於賦役裏的役,而且也不優免所有的勞役,只是優免雜役。勞役中的正役,也就是裏甲之役從來都不在優免的免除範圍之內。

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趨事執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若賢人君子,既貴其身而復役其家,則君子野人無所分別,非勸士待賢之道。自今百司見任官員之家,有田土者,輸租稅外,悉免其徭役。著爲令。——《明太祖實錄》

很多人看到這一條就認爲朱元璋優待讀書人,其實朱元璋只是免除了這些官員的雜役,而且範圍也圈定了“百司見任官員之家”,也就是在當時京師南京的官員。

朱元璋

事實上這些在南京的官員也不可能被自己老家的里正派裏甲之役,比如抬轎子、修橋、打更,所以朱元璋乾脆給他們免了。

而且也嚴格規定,有田地的官員還是要按章繳稅“有田土者,輸租稅外”。

類似的命令,明宣宗時期也再次重申,減免的只是雜役。

文武官年未及七十老疾不能任事者,皆令冠帶致仕,免其雜泛差徭。 ——《大明會典》

事實上清乾隆朝的廣東學政李調元在其著作《賣田說》裏也談到,他雖然貴爲廣東學政,但是他在老家的田稅一樣也是要交的,而且這件事在老家人人皆知:

租有家丁代完,糧差不敢追也。又例免差徭里正不敢及門也。——清·李調元·《賣田說》

當然,明清兩朝隨着時間的推移,雖然法律條文上對官員的優免很少,但是架不住官員自己悄悄的擴大;但是,請注意,這也只是“潛規則”,一旦有地方官要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實行,即使是退休的大學士、閣老也完全沒有辦法。

古代耕種圖

比如明朝江南巡檢徐民式因爲蘇州“潛規則”減免官員以及家屬賦役太多,於是決定嚴格執行優免政策,爲平民解困,竟然遭到了退休閣老申時行嚴重抗議,申時行表示你徐民式敢這麼做,我申時行就敢真的字跡押糧去京師,讓皇帝看看,你這個地方官就是這麼對待我這個退休閣老的:

是年有江南巡撫徐檢吾以蘇松縉紳田產過多,定役與齊民等,故相申少師亦僉白糧解戶數名,惟常鎮以理學之鄉,優免如故事。徐乃申庚榜門人也。申恚不能堪,欲身自著役北上。或問:“公果行,上必怪問,舊弼何以出山?”申答曰:“我竟報名,雲原任大學士某人,解糧到見朝,又安能難我?”此一時憤激之言,而其子冏卿孝廉輩亦勸止之,終不成行。然其事可笑,幾與中州公務作對矣。——明·《萬曆野獲編》

然而徐民式下定決心,嚴格按照優免條例執行優免政策後,許多蘇州籍官員都覺得負擔非常重,比如曾經擔任過沂州知州的錢達道就抱怨,自己家雖然被優免了一千四百一十畝賦稅,但是我們家馬上就要自費運糧去北方,這下把我搞的夠嗆:

餘以州官再謫,止照鄉科五品,一體免田一千四百一十畝,家封君亦如之。以故本年遂點北運,受累不支。——明·勞堪·《皇明憲章類編》

爲什麼說土豪資助窮小子,要先說這麼多官員的事情?就是想說明一點,明清民衆的負擔,別說普通老百姓,就是官員也覺得是沉重負擔,如果一旦嚴格執行,官員也受不了。

當然,王朝中後期一般來說不會對官員像對普通民衆那樣,但是同樣,這也意味着這些官員和他們家屬的雜役被轉嫁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

比如明朝江南地區最令普通地主“膽寒”的雜役就是糧長、塘長、老人。其中由糧長轉化而來的北運、南運、布解等長距離運輸徭役是最爲棘手,因爲這都涉及到遠距離運輸,而且也牽扯到驗收問題。

清代漕運

正如五品退休官員錢達道就抱怨“本年遂點北運,受累不支”,大家想想,擁有一千多畝土地的官戶都覺得北運稅糧讓錢家支撐不住,這還是建立在錢家本身是官戶,一路上各地地方衙門和胥吏都不敢刁難的基礎上。

試想一下,這種雜役要是落在普通富戶身上會怎麼樣?是不是動輒就會“破家”?

所以,對於明清那些沒有功名的地主土豪來說,要保住自己財富最好的辦法不是藏在地底下,而是家族裏有人能考中功名,成爲朝廷命官,成爲官員羣體一份子,這樣才能真正保證自己家族財富的延續。

可不管是文科舉還是武科舉,都是需要天賦的,前者需要的是讀書的天賦,後者需要的是練武的天賦,那麼,如果家族幾十、上百人沒有一個有讀書練武天賦,怎麼辦呢?

俗話說得好,女婿是半個兒子,只能去附近尋找身家清白,有才能和天賦的窮小子進行資助,而等窮小子考中功名後以女婿的身份再反過來庇護自己家族。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蔡鍔將軍四歲就被當地地主資助,張三甲十幾歲被土豪資助的真正原因。

那麼,功名真的這麼好使嗎?

真的這麼好使。

古代金榜題名

根據廣西《西江都市報》報道,在廣西“茶船古道”黃金節點蒼梧六堡鎮有清末民初有兩大茶葉家族,其中一個鄧氏家族真正發跡就是其子弟在1895年考中武進士,得授三等侍衛開始的。

太叔公(指鄧卓藩)做了御前侍衛以後,我太公(指鄧盛文)做生意就順利多了。“文記”(鄧家茶莊)的船有一次在西江運茶去廣州時被水匪搶了,當地官府立即派兵清剿了搶船的水匪。沿途的水匪路霸知道鄧家的厲害後,凡是鄧家的茶船就沒人再敢動了。——鄧盛文後人鄧炳強口述·《西江都市報》

而越是文武科舉風氣興盛的地區,這種資助窮小子的行爲就越普遍,原因也很簡單,因爲有很多“喫螃蟹”的人以身作則,告訴後來者,資助這些窮小子,等他們考上功名,自己以及家族能得到多大的回報。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有清一朝,河北武舉風氣比江蘇文科舉風氣還盛,資助窮小子考武舉的事蹟200多年就沒有斷過,在這種情況下,楊露禪、孫祿堂、李書文等河北傳武大師們從沒有得到當地大戶土豪資助,只能說明一件事:

這些傳武大師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完全沒有展露出值得別人投資的過人天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