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剛具有理解能力的孩子對家長說的“你喫飯了嗎。孩子們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具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可以理解家長日常生活中簡單點的語言。

  孩子們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具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可以理解家長日常生活中簡單點的語言。可能孩子只能聽懂家長語句中的關鍵詞,並不能分清家長說的話具體表示什麼意思。這種情況會隨着孩子逐漸長大而好轉。

  剛剛具有理解能力的孩子對家長說的“你喫飯了嗎?”和“喫飯吧”這樣代表不同含義的話語並不能很好地分辨。所以會出現有的孩子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十分不能理解短文中的句子意思或者題目中所表達的含義。這些問題都與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關。

  有的孩子十分迫切地想知道大人們的語言究竟是什麼含義。有的孩子爲了逃避睡覺居然裝作聽不懂的樣子。不得不說,這位小可愛算得上是“外國馬冬梅了。”在微博的熱門視頻中一位外國男孩站在房間門口,這時傳出爸爸的聲音,讓寶寶趕緊上牀睡覺。只見小男孩手握玩具,身披睡衣,聽到爸爸的指令後思考兩秒。瞬間歪下腦袋“你說什麼?我聽不到。”爸爸看着寶寶滑稽的可愛模樣,重複說了一遍“你爲什麼還不去睡覺,站在哪幹什麼。”小男孩依然做出一副聽不懂的樣子。

  就這樣重複了幾個回合,最終爸爸被男孩固執的假裝聽不懂的樣子打敗了。靈魂的最後,爸爸終於忍不住起身說了句“祖宗!”小男孩搞怪又可愛的表演讓很多網友開懷大笑。評論到“哈哈,不想睡覺之馬冬梅,馬東什麼。馬冬梅,馬什麼梅啊。”“幹啥啥不行,裝瘋賣傻第一名。”還有的網友爲爸爸出了個好主意“直接做一個拿拖鞋的動作,他就懂了。”看完評論,感覺現在不僅孩子不好帶,連網友也不好帶了。腦洞太大,根本控制不住。

  孩子的理解能力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不同。也會因爲孩子天生的缺陷導致理解能力的發展緩慢。只要各位家長有耐心的教育引導孩子,也會對孩子的理解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有這樣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一: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當孩子開發自己的想象力之後會將自己的想象轉變爲他腦海中知道的事物,接着將他表達出來。比如有的孩子愛自己畫畫,家長卻看不懂,這時就可以詢問孩子“你畫的畫是講的什麼故事呀?”孩子們會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畫中的含義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開發了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讓孩子鍛鍊了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二:積極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孩子們在對世界的探索中是充滿好奇心的,很多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就是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爲什麼。處處充滿好奇和問題,家長這個時候可以幫助孩子,引導孩子獨立思考一下自己提出的問題,幫助孩子主動地尋找答案。從而使孩子自己充滿了探索知識的能力。孩子接觸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答案,下次碰到問題他也會用自己的知識來進行解決。

  三: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事物本身的樣子,比如有的家長教孩子說開門。那麼就要與開門的動作聯繫起來,讓孩子充分理解開門的動作以及開門兩個字的含義。如果一味地讓孩子接受他腦袋裏還不存在的事物,那麼對於他來說就太過於抽象不好理解。會直接導致孩子理解能力有偏差或理解不了。

  四:增加詞彙量,多多進行體會

  孩子需要理解,那麼就一定要進行詞彙量的積累。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圖畫書以及觀看教育引導類的視頻,讓孩子更好地對各種事物進行理解。閱讀完之後,家長可以在合適的時刻對孩子進行學以致用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清楚地明白其中的含義。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懂得其中的意義。

  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需要家長用教育引導的方法進行培養的,家長如果只是責怪孩子理解能力太差而自己不改變教育方法的話,會對孩子的身心成長等各個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