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永烈曾在博文中回忆过:我接到UT斯达康的电话,说了声“ok”,当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声“ok”,后来演变成一亿小灵通用户。叶永烈每年和夫人一起回温州乐清扫墓,曾跟家乡人说过自己小时候住在铁井栏,那是温州的“华尔街”,有好几家银行,乐清在温州经商的杨雨农、吴百亨、徐堇侯等人经常到家里来。

叶永烈

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

早在40多年前就带我们漫游未来的叶永烈先生,5月15日却在上海永远离开了我们。

享年80岁的他是温州的娇子。从11岁发表的那首小诗算起,60多年里,叶永烈写出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180多部著作,计3000余万字。这位从温州走出的作家,其实很难被精准定义,当人们冠于他某种前缀时,他又会以华丽的转身,对大众既往的认知来一次猛烈的撞击:先是科幻,再是纪实,最后又走向纯文学。

那么,到底是什么缔造了他的多元?

曾为我们解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叶永烈,以自己的一生,给出了这“第十万零一问”的答案。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曾出版过叶永烈的《九山湖畔的作家梦》。在市区九山湖畔,“温州小娃”叶永烈出生、入学、在父亲的引导下进行了文学的开蒙。可以说,无论家庭熏习,还是外部环境,都将他塑造为一个扎扎实实的温州人。

可以说,叶永烈在40多年前画出了彼时孩童面对未来的畅想,也固化了一代人心目中叶永烈的形象。

当他在“往前看”的科幻小说写作上止步,而投身于“往后看”的纪实文学时,同样是启用了新的思维方式,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叙事方式。

“往后看”是另一种形式的“往前走”——它需要更多俯身的钻研,以及永不停歇的探寻。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他真是典型的那一代温州人,聪明、勤奋,善于建立自己的体系。”

家乡是他的文学起源地

温州是他的“根”之所在

“在科幻和现实中,我的温州老乡叶永烈先生用笔带我们往后看,领我们往前走。”

“叶老是温州人的骄傲。人虽已去,文留人间,一路走好。”

“问遍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去了。”

当叶永烈去世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几代人的记忆喷涌而出,伴随着这个熟悉的名字,家乡人更是唏嘘不已。

叶永烈1940年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祖籍乐清七里港。在他的自述里,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11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这首《短歌》的小诗,70个字。

叶永烈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讲义气的温州人,无论温州名声或褒或贬,无论自己身在何方,他都不会忘记温州,更不会忘记当年《浙南日报》给他的激励。他多次介绍:“在五年级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多变的兴趣从此固定下来,竟决定了我毕生的志向。”这件意想不到的事就是他写了一首小诗,扔进“投稿箱”,然后收到他平生收到的第一封报社编辑的来信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

许多年后,他苦苦打听,找到写信的副刊编辑杨奔。1987年春节前夕,他一回到温州就到龙港镇拜访早已退休的杨奔编辑。2015年3月,他还将那封来信收入《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书。

虽长居上海,但故乡温州,是叶永烈称之为“根”的地方,一直牵挂的地方,是永远的精神所在。

2015年,叶永烈创作了长篇都市小说《邂逅美丽》,这部起于上海,结束于温州的小说浓墨重彩描绘了温州美丽的水城风貌,以丰富的细节勾勒与众不同的瓯越风土人情。“创作时,温州的种种细节,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喷涌而出。那时的故乡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往日双莲桥的荷花,晏公殿巷的小河,洞桥头的大榕树,高盈里的深宅大院……《邂逅美丽》中涉及的当年温州的许多历史见闻、风俗人情,恐怕翻遍温州的文史资料也找不到,因为那是来自我童年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叶永烈曾这样动情地说。

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敬意,叶永烈写过一篇文章《不识故乡路》,乡愁流露无遗。他还向温州市图书馆捐赠了一些手稿和样书,多次回温开展讲座……

“温州是我的故乡,家乡一直在心中。”有一次回温时,叶永烈感叹道,母亲过世后很少回去,离开太久,都不认识新温州了。每每回温,他都住在温州大酒店,因为那一带有他的童年记忆,最为熟悉。一次回乡之旅,有人问叶永烈:“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这次故乡之行,应该是句什么诗?”叶先生搀扶着夫人下楼梯,想了一想,回过头说道:“依稀故园梦。”

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

他是中国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1960年,叶永烈考上北京大学化学专业。但因为家境急转直下,为了省路费,大学前三年的寒暑假,他都不回家。

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专业,但叶永烈骨子里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就像他去上大学时,行囊里装着两本书“一部《古文观止》,一部《饮冰室文集》”。

叶永烈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每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图书馆抢位置,然后看书、查资料、写作,中午到食堂领几个包子边啃边走,就算填饱肚皮了。下午也是在图书馆里,直至深夜。”

在北大图书馆里,20岁的叶永烈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写了科普小说《碳的一家》,也因此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结缘,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的供稿者之一。

北大毕业后,叶永烈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文艺梦。

当时,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把《十万个为什么》搬上银幕。制片厂厂长听说叶永烈愿意来他们厂里工作,喜出望外,请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出面,正式把叶永烈调了过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

1978年,叶永烈十几年前就已完成的《小灵通的奇遇》出版,改名为《小灵通漫游未来》。

40岁之前,叶永烈尝试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散文等多种题材的创作,硕果累累。

可就在叶永烈把科普文学写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写纪实文学。

2013年叶永烈在南京签售新版《十万个为什么》 视觉中国供图

2018年,回乐清办讲座时,叶永烈自己也提及过:《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一亿多,可我在1983年后不再写科普文章。

他开始写近代史,写重大文化人物和政治人物。以《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以及“红色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再次将中年转换跑道的叶永烈,推向了另一个事业高峰。

叶永烈非常高产,这跟他的写作习惯有关,他也是中国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

“用电脑写作方便,快的话,一天写一万字没问题,一部两万多字的小说,两天就写好,最初我是用286写作的。”他曾这样讲过。

不过,长期的伏案工作,大量的资料查找,也令叶永烈的眼睛每况愈下。

“他的眼睛一直不好。”叶永烈的“老伙计”、作家叶辛回忆说:“他太认真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点新的信息,立马就要生发开去,再去查资料,去采访,去调查,用眼太厉害,才会弄成这样。”叶辛说,叶永烈认真严谨的风格早已有之。年轻时,他就练出了一把速记功夫,“别人是记要点,他是每一句话都要记。”

每年都回乐清扫墓

他把全部手稿捐给了上图

叶永烈每年和夫人一起回温州乐清扫墓,曾跟家乡人说过自己小时候住在铁井栏,那是温州的“华尔街”,有好几家银行,乐清在温州经商的杨雨农、吴百亨、徐堇侯等人经常到家里来。

2018年4月,叶永烈应邀回老家乐清,上午在乐清图书馆做报告,下午在乐清桃源书院聊了两个多小时,谈古论今,毫无倦意。

那次讲座中,叶永烈透露,他与名人书信来往多,与傅雷的孩子傅聪、傅敏,庄则栋,还有27位院士,如苏步青、夏鼐等都有通信。与夏鼐通信有九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什么刊物可以看,《考古》上的发掘报告是干货,他也看,对夏鼐的一个断代有异议,就提意见,后来夏鼐在论文注解里也提到此事。

这些书信有几千封,叶永烈逐步整理后,都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在一次演讲中,叶永烈说:“本来想我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我现在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提着这套书去谈对象

一生伉俪情深

1961年,《十万个为什么》出版,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套书还成为叶永烈和妻子半个多世纪爱情的美好起点。

《双人伞》

多年以后,叶永烈和杨蕙芬在回忆录《双人伞》里回忆了这段往事。

1962年,叶永烈暑假回温州老家。表姐沈佩瑜是温州一中的化学老师,替表弟着急,就介绍了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杨蕙芬。

杨蕙芬的记忆里,沈老师开门见山就说是来帮她介绍对象的,说自己的表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还是北大毕业的。她给了沈老师自己的一张照片。

叶永烈第一次见面,就是带着《十万个为什么》去的。

这套书让杨蕙芬和杨母非常喜欢。“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看完之后,杨母再不做菠菜烧豆腐这道菜了,因为叶永烈的书里说了,两样一起烧,会生成草酸钙,对人体不利。而且,她逢人就说这道菜不利健康。

1963年春叶永烈和妻子杨蕙芬的订婚照。图片来自于《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

1963年8月25日,两人结婚了。给叶永烈和杨蕙芬的友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俩伉俪情深。他们直到晚年,不管去哪出差,都一起去;走路都是手挽手。“叶老师去世对杨老师打击很大。”朋友们唏嘘道。

科幻小说里的小灵通

漫游到了21世纪

1978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小说中,主角“小灵通”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记者,他漫游去了未来世界,经历了各种神奇的见闻。

小说首次印刷就达300万册,“小灵通”成为70后、80后永远的童年回忆,而这一代人也成为20年后“小灵通”的第一代用户。

1998年1月,浙江省余杭电信局正式开通了“小灵通”业务——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手机,用的却是固定电话的网络,所以话费很划算。

为什么会起“小灵通”的名字?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小说里的情节——

“小虎子,你们该下来吃早饭啦。”这时,忽然响起了爷爷的声音。

我前后左右找了一通,却没看见爷爷。

“找爷爷吗?他在我的口袋里喊呢!”小虎子一边笑着说,一边从裤子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似的东西。

这是一个塑料做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块火柴盒那么大小的荧光屏。我从荧光屏上看到爷爷一边在看报,一边在讲话呢。

原来,这是一个微型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使人既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还能看到讲话人的动态、表情。

听说,取名“小灵通”是有人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而提出这个建议的正是叶永烈的长子叶舟。叶舟1996年进入UT斯达康公司工作,曾负责台湾地区的业务。叶永烈的另一个儿子叶丹,也曾在UT斯达康公司工作。

叶永烈曾在博文中回忆过:我接到UT斯达康的电话,说了声“ok”,当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声“ok”,后来演变成一亿小灵通用户。

这就样,小灵通从杭州开始,迅速在全国走红。

没从小灵通拿一分钱

只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原杭州电信营业部的前台科长张可可,至今对小灵通当年的红火印象深刻。杭州市的第一个小灵通,当年就是从张可可手上卖出去的。

2000年,杭州电信搬到庆春路一号的电信大楼,杭州市的第一批小灵通就是在这里开售的。

那批小灵通很时髦,细细长长的,比遥控器短一些,有好几个颜色,白色、粉红的、浅灰的都有,而且特别轻便,“只有4两重”,定价是940元。“反响很好,市民是排队来买的。我们的宣传语用的都是‘小灵通’。这种新式电话还没有开售,已经有比较大的知晓度。”

半年以后,国产小灵通也上市了。当时一个身份证只可以买一个小灵通。

然而,2008年之后,各大运营商手机资费不断下调,小灵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用户数明显下滑。

2009年,叶永烈从报纸上得知,“小灵通”手机即将退市,于是在个人博客上发文《我为“小灵通”退市而惋惜》,表示为小灵通曾经有过的辉煌而自豪,“有兴就有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有人曾问叶永烈:“有50多家公司注册使用小灵通,几千万用户都在使用您笔下的人物名称,您一定拿了不少钱吧?”

叶永烈的回答是:“作为一名作家,尽管我没有拿到一分钱,但是我笔下的人物成为一个著名品牌,为千千万万用户所接受,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不在乎有无千万资产,却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本文刊于温州人杂志2020年5月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