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建從雲陽到九原郡的路,全長800多公里,是秦直道。然而在當時,想要完成中國這個廣闊土地的大一統,難度非常大,他爲此做了多個統一,其中“修弛道”裏的一條路,2200年不長雜草,讓人驚歎。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更是被譽爲“千古一帝”。然而在當時,想要完成中國這個廣闊土地的大一統,難度非常大,他爲此做了多個統一,其中“修弛道”裏的一條路,2200年不長雜草,讓人驚歎。

“弛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爲了自己的統治早日普及,他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轍。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國的車寬不同,車道狹窄,各國的車輛往來非常麻煩。秦始皇上位後,車輛上兩個車輪的距離一律改爲六尺,全國車輪的距離相同,稱爲“車輛同軌道”。既然車輪統一了,開車的路也成了必修項目。

並且公元前220年,命令建設以咸陽爲中心的全國各地的道路,最有名的道路有9條。這項措施對陸路交通的發展,促進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最開始馳道是皇帝專用的車道,兩旁還載有樹,十分講究。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他的親戚,是沒有資格走馳道的。

近來,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裏驚奇地發現有古代的軌(鐵)路。經過碳14測定,確認是2200多年前秦朝時的產物,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條“公路”在沒有人打理的情況下,到今天沒有長雜草!

這條“道路”被稱爲秦直道。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建從雲陽到九原郡的路,全長800多公里,是秦直道。到隋唐時代還在使用,清朝期間,秦直道逐漸荒廢。

秦直道約800km多,道丘陵、谷地形多,但秦直道曲線少。他們破山填谷,人手建造這條直道。

如此規模的高速公路,就算放在今天,難度也是非常大,秦直道路面最寬處竟達60餘米,可並行12—15輛汽車,甚至可作中型飛機的跑道,真是一個奇蹟。

原來,秦直道上的土都是被火炒熟了的“熟土”,這樣的土上沒有任何養分,更不可能長出雜草。

不由得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之高,他們的智慧與汗水讓秦直道得以完整保存2200年,真是令人敬佩。如今秦直道遺址已經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