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做好擊球準備後,我們的脊柱應該是稍稍往目標線的反方向進行傾斜,從而能令我們的右肩部是低於左邊肩膀的。上杆蓄力下杆釋放,中間上下杆過渡更是要做好重心轉移,擊球瞬間要打“甜”...不要把一號木增距看得那麼複雜,只要掌握正確的門道,一號木再打遠30碼輕輕鬆鬆。

一號木怎麼打遠?上杆蓄力下杆釋放,中間上下杆過渡更是要做好重心轉移,擊球瞬間要打“甜”...不要把一號木增距看得那麼複雜,只要掌握正確的門道,一號木再打遠30碼輕輕鬆鬆!

今天,我們就來爲大家介紹兩個高效又易學的一號木增距小妙招,簡簡單單爲你提升擊球距離之餘,還能更好地加固你的揮杆基礎。

第一個:擊球準備

與其糾結上杆下杆,不如先做好擊球準備這個關鍵的步驟。作爲擊球前的準備步驟,你真的有做好了嗎?首先簡單地自檢一下站位:

雙腳站位比肩膀稍寬,將小球放置在你平時擊球的位置,再將一支指示棒或者球杆放在左腳後跟的內側的延長線上,對比一下小球的位置有沒有發生偏移。如果你擊球總是出現大右曲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球位離身體過遠,導致你沒有足夠的空間旋轉身體,自然就無法發揮出身體的力量。

(圖片來源:Top Speed Golf)

再來檢查一下我們站姿和肩膀:

在做好擊球準備後,我們的脊柱應該是稍稍往目標線的反方向進行傾斜,從而能令我們的右肩部是低於左邊肩膀的。小球的位置應該是放在揮杆到達的最低點,大概就是在左手腋下方的位置。

(圖片來源:Meandmygolf)

恰當的擊球準備能保證我們在擊球的初始狀態保持正確的角度,擊球瞬間的能將球向上擊出,獲得高彈道、低後旋的效果,簡而言之,能將球打得又高又遠,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第二個:轉胯

不要停止身體的轉動,更不能將“轉動”理解爲簡單的移動身體。想要更好地積蓄、釋放力量,我們在揮杆過程中必須要做到重視身體的“盤繞”,充分調動核心力量和胯部的力量,才能完成紮實、完美的擊球。

揮杆的核心力量來自於身體的轉動,而胯部旋轉更是重中之重,能幫助我們將身體的力量更好地傳遞到球上,將球打得更遠。因爲正確轉胯,所以打出遠距,明白這個因果關係之後,可以試試以下這個練習,來鞏固自己的轉胯環節:

1. 正常做好站姿,只用單手握杆,慢慢上杆到最高點後,首先讓手與胯部的距離“拉開”,感覺到自己的胯部有向左平移的感覺。

2. 找到胯部向左平移的感覺後,進行下杆擊球,自然就能獲得更加流暢的下杆。

3. 單手握杆練習數次之後,正常進行握杆擊球,有助於那些在場下找不到發力感覺的球友迅速找回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