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城品牌WEY的VV5與馬自達CX-4,因爲存在不少相似之處,而經常被放到一起對比。性價比和功能配置向來是自主品牌相對合資品牌的絕對優勢,雖然WEY是長城推出相對的品牌,但這種優勢依然存在。

長城品牌WEY的VV5與馬自達CX-4,因爲存在不少相似之處,而經常被放到一起對比。

雖然一個是自主品牌,一個是合資品牌,但它們都是緊湊級SUV,而且都是年輕、時尚、運動風格。因此,對於想要一輛外觀養眼又兼顧家庭實用性SUV的人而言,確實容易陷入糾結。

其實,它們除了共性之外,個性也非常鮮明,所以只要結合自己的需求,並不難做出選擇。

功能配置與性價比:WEY VV5完勝

性價比和功能配置向來是自主品牌相對合資品牌的絕對優勢,雖然WEY是長城推出相對的品牌,但這種優勢依然存在。

就VV5和CX-4而言,CX-4的配置屬於正常夠用,而VV5則是超級豐富。基本上,兩款車價格相近的配置,VV5的配置清單可以比CX-4多一頁A4紙。

比如,以官方定價都在16萬左右的兩個車做對比,VV5比CX-4多了四十餘項的配置。在安全方面,多了主要有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等主動安全技術。在舒適配置方面,多了自動泊車、電動後備箱、遠程啓動、全液晶儀表、車聯網等等功能。

這也就意味着VV5具有比CX-4高得多的性價比,因爲這些多出來的配置,單論成本都快抵上三分之一的車價了。而這些功能放到合資品牌上,車價都得在20萬以上了。

三大件、駕駛操控:CX-4完勝

無論技術如何更新換代,功能如何豐富,但三大件始終是用戶最關注的點,這是由它的重要性決定的。

而就目前而言,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最主要的差異也在於三大件,因爲機械本身是最需要積累的。特別是底盤性能,不僅是設計與製造需要經驗積累,其實調校更需要積累,而且只有長時間的嘗試才能逐漸累積成品牌的格調。

此外,我們拋開技術水平的差距,就兩款車的實現方式做對比。發動機上,VV5全系使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197馬力,扭矩355Nm。馬自達CX-4有兩款發動機,而且都是自吸,一個是2.0升排量,功率158馬力,扭矩202Nm,一個是2.5升排量,功率192馬力,扭矩252Nm。

僅從紙上數據來看,vv5的2.0T發動機動力相當強勁,但由於自吸發動機的線性輸出更大,事實上,馬自達的2.5L自吸動力體驗並不亞於於長城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後者在中後期更具可持續性。2.0升自吸式發動機確實比較弱。此外,自吸式發動機更大的優勢在於線性輸出和可靠性,這在購買的頭幾年可能找不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變速箱方面,VV5使用的是溼式雙離合,CX-4使用6速自動變速箱。按理,雙離合的性能應該好於自動變速箱,但是長城在調校上舍棄了性能,保全了可靠性,這就導致VV5在性能上並沒有多少凸出優勢。而在可靠性、穩定性和平穩性上自然是自動變速箱更勝一籌。

所以,就動力總成而言,雖然VV5在動力輸出上更強勁,但是綜合考慮可靠性、穩定性、效率以及輸出線性等方面,其實CX-4會略勝一籌。

至於駕駛操控性,主要在於底盤調校的功力,而馬自達素有“東瀛寶馬”之稱,在操控上自有獨到之處。而長城在這一方面並無優勢,僅僅是自主品牌的正常的水平。

結論:

綜合以上,其實兩個車並不難選擇,如果想要更多的現代化功能,更高性價比,更強勁動力,那麼自然是長城WEY VV5。如果可注重可靠性、操控、行駛質感,那麼馬自達CX-4會是更好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