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收到了家母病危的通知。他心急如焚地赶回了中国,但是踏入家门之后,他发现家里一派喜庆的气氛,而母亲也安然无恙。面对到处贴的大红喜字,鲁迅很快明白了自己陷入了母亲的骗局,没错鲁迅的母亲着急鲁迅一直单身,于是出了这几计策“骗婚”,所以说鲁迅的婚姻是旧时代的产物。母亲为他挑选的妻子,他极不满意,但因为不想伤母亲的心,他违心地接受了这一特殊的“礼物”——朱安。
这一开始就极不平衡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的开始,洞房之夜,鲁迅就没有踏进过朱安的房间,对朱安更是避让三分,甚至有点视而不见,对此朱安很是不解,为什么自己的丈夫如此冷漠,然而,作为一个旧社会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便两人从来说不上话,朱安依然将鲁迅视为自己最亲密却始终碰不着的人供着。
婚后没多久,鲁迅便再次起航去了日本,留下朱安独守空房,朱安私底下曾吐过苦水:“老太太(鲁母)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是啊,这个无辜的女人连自己丈夫都不愿看她一眼,怎么生的出儿子呢。
之后鲁迅和朱安便再无交集,但是朱安依旧格守妇道,在家照顾鲁迅的老母,鲁迅对此也感激不尽,因此为了朱安的名声,即便是名存实亡的婚姻也依旧没有离婚,因为旧社会离婚对于女人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后来鲁迅和许广平走到了一起,这下朱安彻底绝望了,但是转而一想,朱安便释怀了,因为她觉得,丈夫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许广平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孩子,兴许老了也能为自己送终。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继续往前走。
1936年,鲁迅病逝于上海,得知消息时的朱安异常难过,不过朱安还是主动把鲁迅的著作权转让给了许广平,她每月只拿一小笔的生活费。抗日战争爆发后,鲁迅的著作收益越来越少,朱安的生活越来越窘迫,最后动了拍卖鲁迅遗物的心,结果立即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朱安急了,哭诉道: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谁来保存我?
不过最终朱安还是服从了众人的意见,没有拍卖鲁迅的遗物,继续自己清贫又孤独的生活,最终朱安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甚至连墓碑都没有,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惆怅。朱安的悲哀又能怪谁呢?只能怪包办婚姻的罪孽。关于朱安的故事您还有更多的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