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拋棄一個人時,真的是連聲“再見”都不說!

甲骨文怎麼也算是一代IT巨頭了,當年僅次於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件系統公司,市值將近2000億美元!自打30年前進入中國,那叫一個橫行霸道!一度佔據中國數據庫市場半壁江山。

20年前,坊間流傳,甲骨文在中國橫着走都沒對手!就連員工也非常牛逼,普通基層員工開路虎!創始人埃裏森還在多個場合嗆聲中國企業,揚言不能讓中國培養太多工程師。因爲他覺得,中國工程師一旦多了,勢必會讓美國科技公司失去核心競爭力。


他的擔心沒錯,中國工程師圓了他的“噩夢”!這個曾經高不可攀的美國高科技公司,如今在中國市場已經徹底成了“others”!市場份額接連下滑,直接被擠出世界前三,亞太市場更是連影都不見了!


想必是“幹軟件”日子是真不好過,甲骨文這兩年做的事兒愈發跑偏!先後起訴的公司排起隊都數不清!光指控Google 侵害專利,就要求索賠93億美元!

瘋了?就這賠償金額,比甲骨文一整個季度營收還多。這是要靠“告人賺錢”嗎?曾經不屑於此的巨頭終於要以這種方式過日子了?據說,目前甲骨文法務團隊規模人員竟超過研發!這應該是一家大型律所,而不是一家軟件巨頭了。


於甲骨文而言,這是個一次性低成本投入然後邊際效益遞增的商業模式。但對中國企業而言,自研就成了必定要走的路!不過自打中國企業受到掣肘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就意識到,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

10年前的阿里雲,走的就是這條路。就算革自己的命,也要堅決“去IOE“!80多位Oracle工程師咬牙轉戰到自研系統上。此後幾年,阿里雲十幾二十倍的長,趕走了彼時橫着走的“螃蟹”甲骨文,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已是穩坐亞太第一,衝上世界第三!今天的雲計算市場,甲骨文已經被微軟以及阿里巴巴完全擊潰。起碼在中國市場,甲骨文已經徹底玩完了!


這兩年,阿里巴巴在自研的路上繼續一發不可收拾,相繼成立了達摩院等科技機構。眼瞅着,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把自研技術放在剛需首位,未來,中國技術的牌面必然是越來越大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