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殘酷的現實讓千尋這個只有11歲的小女孩手足無措,失去父母后千尋仍沒能從依賴他人的習慣中走出來。在湯屋裏,無臉男發現金子能夠換來人們的善意,大家都圍繞着無臉男趨之若鶩,無臉男利用大家的貪婪來填補自己的空虛得滿足感,需要有人一直圍繞在自己身邊來滿足他越來越貪婪的心,不斷尋求在羣體中的歸屬感,讓自己感到並不孤單但短短几個鏡頭卻暴露出了他的內心,他像一個有着殘缺心理的孩子:孤獨、被人冷落,當強制改變自己成爲周圍人願意接受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更加的孤獨、空虛,然後被各種慾望佔據。

2019年6月21日,《千與千尋》在國內首次公映,這部由宮崎駿執導的影片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長片。該影片從2001年在日本上映至今已有19個年頭,它曾以308億日元的票房高居日本票房史上的第一位,從未被超越。在中國上映後更是獲得了2億多的票房,而在豆瓣130多萬人參與點評的前提下,仍獲得9.3的高評分,是宮崎駿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會被怪物嚇哭,會擔心爸媽變成豬而做噩夢,會疑惑無臉男爲什麼總是跟着小千,會羨慕千尋有一段勇敢的冒險,會被千尋和白龍之間的感情打動。長大以後看《千與千尋》,發現裏面映射着我們生活的殘酷世界。因爲人類的垃圾而被誤認爲腐爛神的河神


因爲貪喫而變成豬的父母因爲膨脹的慾望成爲喫人怪獸的無臉男


因爲要學習魔法而壞事做盡的白先生


貪婪與慾望,妥協和放棄,如何成長?如何告別?

·失去依靠才學會堅強

其實自我們呱呱墜地之日起就被迫與母體分離了,只不過成長路上父母的陪伴讓我們漸漸忽視了分離的滋味。但是,年幼的孩童總要長大,總有一天我們要踏上遠行的路,與父母分道揚鑣。而在《千與千尋》中,這個分離來得似乎有些慘烈,轉了個身,父母就變成了豬。失去父母的痛苦沒有人願意接受,但不論你接受不接受,事實就是事實。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千尋最初經歷了否定自我,否定現實,逃避困難的過程。但是冰冷殘酷的現實告訴她:失去的東西只能靠自己找回來。

可是殘酷的現實讓千尋這個只有11歲的小女孩手足無措,失去父母后千尋仍沒能從依賴他人的習慣中走出來。男主人公小白的出現,給了無措的千尋一絲可依靠的微光。而小白給千尋的是一種異於父母的支持,父母的支持是天塌下來有我們扛着,而小白作爲陌生人他的支持是告訴千尋如何去做。


生活亦是如此,只有失去依靠才能漸漸長大。或許會有貴人的幫助,但他們只會告訴你如何做,剩下的路還是我們一個人走。當千尋按照小白的建議找到工作在魔女的世界活下去,她開始學着長大,開始獨當一面。

·不斷失去才能找到無堅不摧的力量

千尋還沒救出父母,小白又受傷了。所有可依靠的力量都失去的時候,我們纔會明白內心真正的強大力量。千尋在得知父母變成豬後,下定決心要拯救他們,目睹恩人小白重傷瀕臨死亡,也同樣下定決心要救他。拯救自己親近的人,變成了千尋的執念。這份執念讓她徹底突破內心的恐懼,勇敢地踏上了旅程,即使這趟旅程危機重重甚至可能有去無回。



其實生命中很多時刻我們都會面臨類似的靈魂拷問,如果做一件事付出的代價過大,你還願意去做嗎?有的人選擇放棄,那麼永遠都會與想要的東西失之交臂,有的人選擇堅持,那麼總有一天你會足夠堅強,足夠有智慧,配得上你想要的東西。

影片的最後,千尋終是救回了小白和父母,找回了失去的一切


但我們可以發現,千尋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從今以後她不再是需要保護的小女孩,而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了,懂得犧牲,懂得付出,懂得成長的酸甜苦辣。

·殘缺的人生纔是圓滿

影片中千尋闖過了成長中的各個難關,收穫了看似圓滿的結局,但其實影片中還有不少人物是悲劇的。他們的人生並不圓滿,甚至可以說是殘缺的。

影片中湯婆婆和錢婆婆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加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母親的形象,她們兩個正好是母親這個概念的兩面性的代表,一個代表着孕育,一個代表着吞噬。正如錢婆婆所說“我們加起來纔是一個完整的人,但卻總是合不來”,其實她們本該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誰也沒能說服誰,達成和解,分成了兩個部分,相互對抗。


在湯屋裏,無臉男發現金子能夠換來人們的善意,大家都圍繞着無臉男趨之若鶩,無臉男利用大家的貪婪來填補自己的空虛得滿足感,需要有人一直圍繞在自己身邊來滿足他越來越貪婪的心,不斷尋求在羣體中的歸屬感,讓自己感到並不孤單但短短几個鏡頭卻暴露出了他的內心,他像一個有着殘缺心理的孩子:孤獨、被人冷落,當強制改變自己成爲周圍人願意接受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更加的孤獨、空虛,然後被各種慾望佔據。千尋讓無臉男吞下了河伯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慾望迴歸到最初的單純,此時纔是真正的自己。當自我不知道是因爲什麼餓的時候,第一種方式就是攝取大量的食物,然而還是感覺餓,其實是情感上缺失帶來的“餓”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就什麼都要,什麼都抓,這個過程在無臉男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爲他的內心缺乏強大的力量,無法對抗一個人的時光,因此只能原地踏步無法成爲所以千尋所經歷的一切,其實也就是宮崎駿想讓觀影者們看到的人生軌跡。

宮崎駿用電影告訴孩子們,真實的現實社會是什麼樣的,真實的現實社會的生存規則是如何的,真實的現實社會里的光明面和陰暗面。當孩子邁入現實社會後,他/她也許會突然發現,一直以來的父母庇佑不見了,也許偶有好人心相助,但要想在這個社會立足,要想實現自己想要的願望,一切都得靠自己更好的自己。

回顧千尋的成長曆程,她從來沒有丟掉自己。即使以“千”生活着,她也從未忘記自己的名字。《千與千尋》更像是一部成長的縮影,我們成長的路上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我們是否能保持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呢?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