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三句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二十一史》中“说秦汉”的开场,说的便是“朝代更迭,万物刍狗,物非人换”。我是先读的三国才知道这句话,想不到有一天,会把这句话用在龙虎山身上。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因一千八余年前,正一派掌教张道陵在此炼丹,丹成有龙虎异象升空而得名。至此,这座在当时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大山,因龙虎异象,以及一位道法高强的道士而走进人们的视野。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龙虎山的命运就开始跟第一代“张天师”、以及中国道教接下来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产生紧密的关联。

随着炼丹的成功,张道陵也顺利得道,于是便大展拳脚。自称“承太上老君法旨”,开山创教,立“阳平治都功印”和““三五斩邪雌雄剑”为镇教法器!收下弟子无数,俗称“张天师”, 被世人称为天师教。因 “掌教之位,非我亲子孙不传”这一教规,历代掌教都被称为一句“张天师”。

传承至第四代掌教张盛始时,或是出于对开山祖师的尊重,抑或是为了更好的修行,举教迁移至龙虎山。以至于那个时候去龙虎山,大家都想着你是得道高人,在外历练回来。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可以说一句,这是龙虎山和张天师一脉绑定的历史性时刻。不过这个时候的龙虎山,还算不得道教圣山。

直到近千年后,张天师一脉传至第三十八代掌教张与才,世间的玉玺流转至忽必烈手上,龙虎山的道教才真正实现了青云直上。忽必烈公开承认掌教张与才“张天师”的身份,并赐名正一教主,主管三山符篆。这样一来,其他流派的教宗都必须以张天师一脉为尊,但凡想要成为一名有社会地位的道士,就必须来龙虎山的天师府学习。这是张天师一脉的“人生巅峰”,人尽皆知。但同时,它其实也是“滚滚长江”给张天师一脉埋下的伏笔。
此去经年,就到乾隆帝时期,此时位于龙虎山上的正一派道教已经传承了一千五百余年,如日中天。在他的眼中,位于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一脉权势实在过大,对王朝的威胁也不小。于是便削减了正一派道教的统帅范围,以及传教范围。

当然,也有乾隆帝喜欢佛教多一些的说法,但笔者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不然何至于道光年间,连正一真人的名号都给取消呢?这就说明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正一派道教千余年不断的传承,实在是太可怕了。在极为讲究根正苗红,讲究正统的中原地区,光是靠乾隆一代的削弱,根本无法真正撼动龙虎山正一派道教的崇高地位。
到这为止,正一派道教可以说是,失去了来自于朝廷的支持,但也绝对算不上传承断裂。但无奈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败北的掌权者出现了,他盯上了张天师一脉的纯正道统,以及自忽必烈时期就开始积蓄的强大民间号召力。于是第六十三代张天师张恩溥被迫离开龙虎山,仓促间连“阳平治都功印”和““三五斩邪雌雄剑”两样镇教之宝都没能带上,这又为后来的遗失埋下伏笔。

仓促离开龙虎山的张恩溥,除了没有带上掌教印信之外,似乎还遗失了张天师的“传承”气运。长子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次子无意,无奈的张恩溥只好一力抗下,将掌教之位传给姓“鲁”的外孙。这位姓鲁的天师,在接过掌教之位前,就已经姓氏改为张姓。
然而,这似乎依然无法改变任何东西。许多人都在说,如今的龙虎山正一派道教道统,已经不是一千八年前,第一代张天师张道陵所创下的道教道统。印信丢失,掌教易姓,传承千年的道教圣山龙虎山,也已经不再是那方求仙问道的圣地。

对于这种质问,接过掌教之位的张金涛(或鲁金涛)大师,也并不反驳。他说:“我从来不敢认为自己是张天师,我只是一个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管事住持。”有人把张天师一脉的六十三代,与《易经》中六十三卦既济卦联系起来,说是盛极必衰,我就想起那句“浪花淘尽英雄”,但没有是非成败,也没有转头空。
因为,没有印信无法受封的张天师,难道就不是张天师了吗?张天师不姓张,或者说正一派道统的掌教不姓张,正一派传承一千八百年的道统难道就不是正一派道教最正宗的道统了吗?张天师这个称号不再被人人推崇,承载正一派道教千年兴衰的龙虎山,难道就不是道教圣山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