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流传一句名言:站在大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电动汽车无疑就是当下汽车行业最大的风口,特斯拉、乐视、比亚迪等借风一跃冲天,大红大紫。说来可笑,晨风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早在2006年,日产就提出了发展纯电动汽车,在那个时候,日产是唯一一家推崇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彼时丰田、本田正醉心于混动技术,无心旁顾,而其它汽车巨头也并不看好电动汽车。

日产聆风电动车于201012月开始在日本与美国同步上市,并于次年被引入加拿大以及多个欧洲市场。一时之间,难逢敌手,12年在美国总计销售9819辆,13年迅速飙升至22610辆,2014120日,全球累计销量正式超过10万辆,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动汽车一哥。期间2011年斩获日本年度车型,日本年度车型,全球年度车型。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日本,欧洲,美国市场严苛的考验,截止目前未出现一起和电池相关的事故。

2012年,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时,日产LAEF导入中国,14正式上市年定名晨风。然而,这么一款全球大杀四方的电动汽车,在国内明显水土不服,销量持续萎靡不振,风头渐渐被国内一干自主品牌完全遮掩。15年自主品牌江淮IEV15年全年销量10420辆,北汽E系列电动全年16488辆,众泰Z100EV全年销量15476辆,相比之下全年销量1127辆,月均100辆左右的启辰晨风更显凄凉,在国内市场沦为陪衬。

昔日霸主虎落平阳,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被忽视的性价比

性价比,一个在国内深入人心的词。但凡买车,尤其是中低端车,性价比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晨风定位为平价电动车,切入的正是中低端市场,然而售价却一直高企。

比如北汽EV200,官方指导价20.89万元, 补贴之后11.69万元起,其工况续航里程达到200Km。相比之下晨风指导价25.68万元(领航版6.6Kw),补贴之后16.48万元,工况续航里程175km。续航里程比EV200少,售价却高了近5万。也难怪推出市场后会曲高和寡。

近期卡洛斯·戈恩,雷诺-日产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接受媒体访谈时也承认,在欧洲,2015年,雷诺和日产的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了15%,但是在中国,我们的销售确实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发现在中国比较热销的电动汽车价格比启辰低了25%,续航里程还比启辰高。

环保不是万能

晨风的营销定位偏向于高端环保,的确,这样的话题在空气污染日益严峻,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的当下很受追捧,但是舆论永远不代表行动。现阶段,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无外乎插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从使用性上来说,续航里程有限制,配套设施很麻烦,即便有补贴,价格仍然高于同级别燃油车。刨去冲着上牌免摇号的刚需客户,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厂商兜售的环保理念买单?

新能源车的高端环保定位,私认为,无异于自掘坟墓。虽然所人都在喊能源危机,石油依赖,但是细分到普通人,没几个愿意自掏腰包,奉献环保。当然,笔者不是否认公众在环保领域的参与和贡献。但是,真正能起到变革发展的还是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效果能降低人们追求美好的成本。如果买新能源车能省钱舒心,那么自然受众广泛。靠着鼓吹高端环保,无异于把自己隔绝在群众之外,高山流水,曲高和寡。没有规模,只有死路一条。

浪潮下的守旧者

日产在推出聆风之后,惊艳一片。不过在随后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却逐渐掉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按部就班,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比亚迪为力推新能源,缩减了很多燃油车的研发,一度销量锐减,成了众人笑话。然而比亚迪依然我行我素,上届上海车展全新能源阵容参展,也是令众人目瞪口呆,到现在一跃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者,得其所愿。

特斯拉一直亏损,去仍然四处进军。无人驾驶,超级充电站,带着轮子的移动终端,特斯拉的科技噱头从未在媒体上消停,高调、自信、创新的理念无形中传达到消费群中。努力没有被辜负,Model 3开放预订之后,截止52日,订单数已超过40万辆,单单Model 3量产后就足以让特斯拉扭亏为盈,站上巅峰。

那么,这么多年,日产聆风在做什么?车型一成不变,里程未有提升,推广乏善可陈。

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刚刚起步,竞争不强,但是也不至于某种车型可以高枕无忧。上有特斯拉摧枯拉朽,下游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野心勃勃,晨风如果还按照既定路线按部就班,边缘化就成了宿命。


 

据外媒报道,日产新一代聆风Leaf)或将推出包括跨界版在内的多种样式车型。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新一代聆风车型最早将于2016年推出。新一代聆风标准版将延续五门掀背的车身样式,并将拥有40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不过,按照惯例,新车型导入国内,总会滞后,不知道现在的晨风还等的起这根救命稻草吗?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