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是典型的武癡,他練武沒有任何功利心,純粹就是因爲喜歡、好玩。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整日裏瘋瘋癲癲,也沒見他練武,爲何武功還那麼高。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整日裏瘋瘋癲癲,也沒見他練武,爲何武功還那麼高?


周伯通的確瘋瘋癲癲,有點像智障兒童,但說他不勤奮練武,則過於片面了,任何一位江湖高手,能達到絕頂之境,都不僅僅只是靠天賦,勤修苦練是他們必備的素質。


咱們先說周伯通是不是很少練武?


周伯通生性貪玩,天真爛漫,整日裏瘋瘋癲癲,玩起來肆無忌憚,毫無分寸,他貪玩不假,但他練武也很勤奮。



《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是典型的武癡,他練武沒有任何功利心,純粹就是因爲喜歡、好玩。所以貪玩的周伯通最喜歡練武,而且比一般人要勤奮很多,他最後的成就,也是遠超一般人。


郭靖道:“大哥那你是習武入迷了。”周伯通笑道:“那還用說?習武練功,滋味無窮。世人愚蠢得緊,有的愛讀書做官,有的愛黃金寶玉,更有的愛絕色美女,但這其中的樂趣,又怎及得上習武練功的萬一?”……(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說周伯通沒咋練武,可就冤枉他了。不過會有這樣的觀點也很正常,畢竟在小說中周伯通練武的經歷都是一筆帶過,或根本不提及,其實不光是周伯通,所有人都是如此。


因爲小說畢竟是小說,如果全寫他們練武,那就索然無味了。


如果只從小說中人物的經歷來看,郭靖天天和黃蓉談情說愛,遊山玩水;黃藥師天天不務正業,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洪七公天天不是喫喝,就是睡;歐陽鋒天天在算計別人,或者在殺人。



但實際上,這些人並不是這樣,他們練武非常勤奮,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其中,周伯通和歐陽鋒是練武最勤奮的,這兩人都是典型的武癡。


周伯通貪玩不假,但他最喜歡玩的就是練武,試問這樣一位將練武當成最大樂趣的武癡,怎麼可能不勤奮練武?


再說周伯通的武功爲何那麼高?


周伯通武功高強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的天賦和心境非常高;其次,他練武非常專心、努力,沒有任何功利心。


周伯通年輕時,結識了偶像王重陽,並且二人結拜成了兄弟。王重陽武功高強,是當時天下公認的第一高手,周伯通早期的武功,便是他教的。


全真教創立後,王重陽收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周伯通因爲生性活潑、貪玩,王重陽便沒有讓他做道士,這也使他能專心練武,加之他天賦極高,因此武功要遠勝於同樣是王重陽教的“全真七子”。


王重陽仙逝後,周伯通因《九陰真經》與黃藥師發生了衝突,桃花島上,雙方一場大戰,周伯通不敵,被黃藥師打斷雙腿,困在了島上。



周伯通被困桃花島後,閒來無事,將《九陰真經》翻得滾瓜爛熟,雖未練其中的武功,但受益也不淺,隨後他自創了兩門武功,其一是神技“左右互搏”,其二是“七十二路空明拳”。


周伯通道:“我在桃花島上耗了一十五年,時光可沒白費。我在這洞裏沒事分心,所練的功夫若在別處練,總得二十五年時光。不過一人悶練,雖然自知大有進境,苦在沒人拆招,只好左手和右手打架。”……(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在桃花島上的十五年,周伯通心無旁騖,沉浸於武學中,因此武功大進,憑藉自創的兩門神功,他的武功已經無限接近四絕(黃藥師、歐陽鋒、洪七公、一燈大師)。


之後他更是在陰差陽錯下練成了《九陰真經》,武功已然勝過四絕,一躍成爲了天下第一高手。


周伯通能有如此成就,與其天賦固然有關,但筆者認爲,更重要的還是他對武學的態度,以及遠超常人的努力。


首先,他練武沒有功利心,純粹是因爲喜歡,僅憑這一點,在境界上就勝過了很多人;其次,他癡迷於武學,練武既專注又努力,同時還保持着好奇心,喜歡新的事物,也喜歡創新。


綜合上述,周伯通瘋瘋癲癲不假,但他在練武方面從未懈怠,他的天賦非常高,而且心境也高,他能達到如此高的成就,靠的不僅僅是天賦,最重要的還是他的態度和努力。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裏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羣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