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肉麻的一首詞,感動無數少男少女,其中一句常被李莫愁吟誦

雖然這些詞比不上李煜、溫庭筠、韋莊這些同時代大咖的作品,但因其質樸、通俗、清新的特點,在當時的民間流傳還是很廣泛的。詞中表達了詞人對情人綿綿不絕的愛意以及堅貞不渝的誓願,詞文中運用了大量比喻,將自己矢志不渝的決心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心生嚮往。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是《上邪》之後,近千年來最肉麻的一首詞,肉麻到不可理喻,是一位民間男子哄妻的愛情宣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皆表達詩人自己心目中所追求的美好愛情。今天我們要說的,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也是一篇歌頌愛情的佳作。

在詩的前兩句中,作者對秋天的景色進行描寫,從而渲染了孤寂的氛圍。而到了詩的後兩句,作者點明瞭自己寫下這首詩的原因,因爲相思。經過細細的回想,看那百花爭鳴,但都是紅白兩種顏色而已,這樣的顏色太過於單調乏味,還是無法和這位仙女可比。

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元好問進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詞科登第後。金朝滅亡後,元好問被囚數年。上片一共是3件事,每件事中間都沒有承接詞,但因爲內在的關聯,卻全然不顯突兀,這是詞人的高明之處。

詞中的想象是大膽瑰麗的,從山川河流到日月星辰,其想象的空間,想象的對象囊括宇宙。用宇宙間常見壯大的景物來類比愛情,詞人把把愛情的期限與永恆的宇宙相比兩星此出彼沒,彼出此沒,用不相見,所以詞中說“白日參辰現”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北斗回南面”同樣也是如此。

作者將愛的停止與這些自然規律的改變聯繫起來,讓後者成爲前者的條件,由於後者是永遠不會實現的,那麼前者就永遠不會發生要想我和你休,就等到三更時能見到太陽時吧。至此全詞落筆,乾脆有力,一點不拖泥帶水,這是民間詞曲的特點之一。

如果你看過金庸先生的小說《神鵰俠侶》,這首詞貫穿了全書。你一定記得李莫愁整日在嘴邊反反覆覆吟唱的“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正所謂“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對於魚玄機而言,李億是她生死相許之人,對他的感情才能如滔滔江水一般,毫無盡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