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魯集團的人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歸順曹操,一種是向劉備求和,成爲劉備的附庸。如果自己投靠劉備,在曹操的地盤上,天師道必然沒有容身之所,而劉備的勢力能打敗曹操。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漢建安二十年(西曆215年)左右,漢中軍閥張魯在面對曹操、劉備兩股勢力的夾擊之下,被迫流亡。張魯和身邊的人都知道,張魯集團大勢已去,只剩下投降一條路可走了。只是,該投降什麼人才好?
張魯集團的人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歸順曹操,一種是向劉備求和,成爲劉備的附庸。最終,張魯選擇投降曹操,並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話:寧爲曹公作奴,不爲劉備座上客。
不過,之前的張魯和劉備很少產生交集,爲什麼張魯對劉備如此痛恨?
個人認爲:
政權屬性問題
漢朝從漢靈帝時代開始,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就因爲黃巾起義的因素有所鬆動。地方勢力趁機興起一系列割據政權。而這些割據政權中,張魯的政權較爲特殊。
張魯是天師道第一代掌教張道陵(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後人。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其後人依仗張道陵的宗教勢力,趁機割據一方。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按:一般認爲,東晉時期的成漢和後世的太平天國也屬於政教合一政權)。
天師道雖然和黃巾起義不同,但黃巾起義的是利用太平道所發起的,因此本質上,黃巾軍和張魯集團有相似之處。而對待這種具備宗教屬性的軍隊,曹操集團表現很大度:曹操招降黃巾軍後,並無禁止黃巾軍信仰的情況,也沒有惡意打壓黃巾軍。
而劉備對於宗教屬性軍隊、勢力的態度,則十分不明朗。因此相對來說,張魯投靠劉備,是將前途放到不確定性的結果上,因此,張魯最爲明治的做法,是選擇投靠曹操。
翻盤希望
張魯作爲天師道的掌教,更清楚這樣的現實:那就是天師道如果能夠傳承下去,其存續壽命,將超過王朝的壽命。但是,如何讓天師道傳承下去?
如果自己投靠劉備,在曹操的地盤上,天師道必然沒有容身之所,而劉備的勢力能打敗曹操。到頭來,天師道的前途將會十分渺茫。
反之,投靠曹操,可以在中原大範圍傳播天師道,爲自己迎來翻盤可能。
之後的歷史我們知道。隨着張魯投降,天師道傳遍華夏大地,歷經之後的歷代王朝。雖然張魯的後人不再真正有效領導天師道的勢力,但是,時至今日,天師道的嫡系教派正一教依舊存在,而三國鼎立則成爲遙遠的記憶,這就是一種成就。
此外,劉備的虛僞,也讓張魯擔心自己會被劉備莫名其妙的加害,於是,張魯決定投靠曹操。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