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浪還是年輕的,張狂的,卻在穿越後,變成了一個從外來世界闖入的人般,深沉,老練,他像是知道父親會犯事般提醒他,不要做什麼,而實際上,他永遠無法阻止,時間是前進的,它並不會像《蝴蝶效應》般通過改變過去某個節點,對未來產生影響。電影中的徐太浪因爲穿越回到爸爸徐正太的青春年代,意外和他成爲了兄弟,才真正懂得頑固父親鮮活的生命,他從從前怨恨父親害死母親,丟下他,坐了六年牢,到後來他長大,不支持他的事業(賽車),我會想如果沒有這場似夢又太真的穿越,或許父與子的心結會一直纏繞。

韓導在這用的拍攝手法是蒙太奇,救護車上的太浪睜着雙眼,臉龐劃了道鮮紅口子,救護車的聲音響在耳畔卻漸漸遙遠,呼吸聲音湧上心頭,彷彿周遭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人在那一刻,思想是要停滯了。我想韓導是想通過這種生死邊緣的氛圍,以及一系列身體緩慢脫離現有時空的狀態來告知熒幕前的觀衆:接下來,故事要開始了。

成功穿越後,太浪到了街頭,而我們的彭于晏也回到了屬於他的青春年代,他們的相遇很奇特,一起抓了小偷。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之前《後會無期》大片段子和道理集錦,這次韓導把笑點全串在了主演們的名字上。

比如太浪他爸叫“徐正太”,太浪在順利加入正太的幫會——“正太幫”之後第一次見到趙麗穎飾演的小花,這個正太愛了20年的女人。他打聽小花全名,卻被正太告知“她名字不好聽”。太浪說:名字就是個代號嘛...還沒說完,小花低眉順眼喫着飯,面無表情:牛愛花。

於是,觀衆被這名逗得眼睛要笑瞎,喵姐只想說:岳父你個心機深厚的男孩紙...

而縱觀整部片,最大黑手絕對是小馬,太浪在成功解救下小馬後的一次火鍋上,第一次問他名字,小馬笑得很天真:馬化騰。

太浪的眼睛都直了——“他以後絕對是你們中最有錢的”

能一起喫火鍋的都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吶

可能很多人看到對於該片的評分不高,覺得不算佳作吧。

畢竟,輕鬆和不可缺少的幽默也會有引來質疑,總有這樣的言論——這算是一部電影嘛?不就是樂呵樂呵,似乎也沒有多深刻的關於“人生”的探討。

其實事實如此,電影面對的並不是所有大衆,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其實只在觀影人的心中。這部影片有他想要的,給了他或思考、或歡愉,或一段浪漫時光,他覺得好,那就是好。電影,被不被人喜歡、接受,終究是看它的受衆的。

如果說《後會無期》中還有關於人生、理想、世界觀,時間變遷下,人與人之間如浮萍般聚聚散散,還能讓人深夜感慨一番,那《乘風破浪》似乎就真的沒有太多經得起咀嚼的道理。

可這並不代表它不值得一看,好電影就一定是“燒腦、有劇情,揭示社會或人性”這樣的標準嗎?卻不能平平淡淡,娓娓道來,從那些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裏,真實歡笑裏,體味人生真相,歡笑作伴,青春驪歌。

這樣不也是好的嗎,至少很真實。

看這部片子其實是不需要帶什麼腦子的。畢竟歡樂的笑點,以及導演帶我們走進的這段穿越的時代,本身就是一種懷舊,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乘風破浪》裏沒有所謂的對於愛情的着重描寫,它很淡,就像一杯酒,完完全全地,每個人都置身在生活的大染缸,就像裏面一個失意的小流氓說的:大家都是小人物,就別說什麼大話了。

像片裏的那首歌,春去秋來,年年歲歲,日子就是這樣慢慢地過。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裏說: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喫,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或許男人不管年紀到了多大,心裏永遠住着一個小孩。永遠覺得自己還能一直生猛下去。

那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他是要被保護的,儘管他頑皮、不知輕重,嘻嘻哈哈,可依然時不時蹦出來。

電影裏的徐正太就像個孩子,打打殺殺,組建一個四五人的幫會,喜歡香港古惑仔系列,鎮上有個警察局,經歷世事的老警察帶着年輕警察維護着鎮上的民生安全。而大部分平民百姓,在打打殺殺的甬道里,依然可以淡定的事不關己的看報紙,養花,從砍殺的人羣裏默默路過,樓下一路血流成河,樓上的世界依然安詳。

韓導在每一次大型打鬥裏都用了慢鏡頭,那些激烈的場景配着陣陣舒緩的音樂十分柔和地散落,中途我上了個廁所,回來時,拉開影院的門,站在門口,望着幕布裏慢慢掉落的掃帚,竹簍,會心一笑,這樣的打殺竟全然沒了平日的激烈,變得曼妙無比。

那一刻,我覺得很溫暖。

男人至死是少年,赤心不改真英雄。

這就是我喜歡的英雄主義——認真生活,保持赤子之心。

汪曾祺先生曾在《家鄉的鹹鴨蛋》中寫過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

電影中的徐太浪因爲穿越回到爸爸徐正太的青春年代,意外和他成爲了兄弟,才真正懂得頑固父親鮮活的生命,他從從前怨恨父親害死母親,丟下他,坐了六年牢,到後來他長大,不支持他的事業(賽車),我會想如果沒有這場似夢又太真的穿越,或許父與子的心結會一直纏繞。

太浪還是年輕的,張狂的,卻在穿越後,變成了一個從外來世界闖入的人般,深沉,老練,他像是知道父親會犯事般提醒他,不要做什麼,而實際上,他永遠無法阻止,時間是前進的,它並不會像《蝴蝶效應》般通過改變過去某個節點,對未來產生影響。

他慢慢地懂得父親,喜歡父親,把他當成真兄弟,他操辦了父母的婚禮,和父親一起和黑惡勢力鬥爭。

多年父子真的成兄弟,一起喝酒,喫飯,聊天談心,關於理想、生活,還有愛。

一個男人真正的成熟,是開始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人間悲劇要比喜劇多,去和這個並不那麼完美的世界握手,去和昨日橫衝直撞的自己和解。

漸漸地明白啊,人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卻依然在歲月裏保留着那顆孩童般熾熱的心,依然充滿熱情,依然相信自己還年輕還有無限可能。

像個孩子一般任性、張狂,赤手空拳在險惡世界裏不低頭、不放棄,是屬於男孩子的浪漫和激情。

關於人生,其實岳父一直在用他的方式告訴我們:你不要迷茫,不要迷茫。路是這麼慢慢走的,想到了什麼就去做,慢慢來。

最後說點有意思的。

本片有姐很喜歡的老戲骨:金士傑,看金士傑的第一部戲是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後來得知金老師是話劇出身(出演話劇——暗戀桃花源),他是個骨子裏都很有靈氣的演員,很鮮活,讓人由衷欣賞、敬佩。

老爺子在韓寒出的關於拍攝的全記錄書籍中說他喜歡這種年輕感。

啊,寶寶演的是羅力(蘿莉),超萌超萌的“父王”這次是演一個有點迷茫沒有很多錢的小混混,其實本心不壞。

“我發現留中分真的挺好看” ——彭于晏,這次的演技也是非常棒的。

細心的網友發現,《後會無期》經典臺詞——“喜歡就會放肆,但愛是剋制”裏的經典場景同樣出現在了《乘風破浪》裏。有人說,這是韓導設置的小彩蛋。

韓導說:以後每部戲的男女主都要拖到小賣部門口來一場 ,最後剪輯成演技大比拼。

也算是有點小驚喜,小可愛的地方了。

其實,寫到這裏,《乘風破浪》真正打動我的地方不是什麼多強大的明星陣容,多完美精緻的故事構景,是一種讓我覺得舒服的氛圍,是一種熱氣騰騰的生活,是一種浪漫的英雄主義,是屬於男孩子的天真和美好。

以及一份對過去的懷念。

我想很多人是沒有辦法去到當年爸媽生活的歲月的,可電影讓我們以過來人的身份去走到過去,去漸漸明白兩代人的溝壑,去溶解兩代人的積雪。

我不知道韓導是否在表達着一種過去的質樸的情懷,從場景裏那些暖黃的燈光下,大量囤着bb機的年代,還不知道房子以後代表什麼,以及正太簡單的夢想——“讓KTV只唱歌,桑拿房只洗澡”,如此的生活,沒有太多物質,卻理現在的世界很遙遠。

也難怪,有人說這是韓寒的又一理想主義的電影。

電影之所以美好,是它把長長的幾十年壓縮在一兩個小時裏,一切在現實裏可能不真實的事,在電影裏就有了可能。

電影,本身就是一種理想的存在。

一部影片到底能給觀衆帶來什麼呢,每個人獲得的都不同,有人重拾了對生活的嚮往,有人有了對愛情的憧憬,有人開始懷念過去的青春,有人繼續遊走在麻木的人羣中。

電影會落幕,我們從燈亮的那一刻起身,和銀幕裏滾動的字幕和工作人員說一聲謝謝,看着那些爲這部電影默默付出的人,向那些和我們一樣也在努力活着人致敬。

我們終究懷揣希望走出影院,走入我們的俗世,走向喧囂,可也成長了,走得更堅定了。

我想這就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真實的感動和歡笑。

那些快樂是真的,那些悲傷也是真的,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是真的,那些該繼續的生活都是真的。

那就電影常有,感動常在。

永遠不要失去一些東西,比如童心,比如對生活的期待和喜愛,比如,真兄弟,真姐妹,比如,對父母的愛。

比如,你的未來。

願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