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寒冷的冬天吃点什么好呢?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羊肉,确实,我国自古也有“顺时摄养”的说法,节令更替养生的方法也应当相应的调整。羊肉历来都被当做冬天进补的重要食物,冬天吃羊肉有哪些好处呢?

根据古籍记载,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每100克瘦羊肉含有17.3g蛋白质,而瘦猪肉为16.7g,也就是说,羊肉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猪肉,但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肉,铁含量也明显高于猪肉和牛肉。由此可见,羊肉的营养结构远比猪肉合理,因此羊肉作为一种营养食品是相当合理的。冬季寒冷天气常吃羊肉,既能增加人体热量,御寒,又能增加消化酶人,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有助于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作用。温润的祛寒,温润的气血,开胃健脾,既能御寒,又能滋补身体,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东西,特别适合腰膝酸软等朋友食用。但不要随意吃羊肉。吃羊肉的人会流鼻血或烧伤。

冬天吃羊肉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适量,千万不要以为大补就海吃海喝,天天吃顿顿吃,因为羊肉也为燥热之品,食用过多则容易伤阴,特别对于体质偏热的人,比如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口干舌燥、溃疡、流鼻血、上火、便秘、流鼻血等情况,多吃无疑是火上浇油。其次要讲究循序渐进,虚则补之,但要循序渐进慢慢补,以免虚不受补,起反作用。

另外,吃羊肉的时候建议搭配卤水豆腐,因为豆腐有生津解毒的作用,和羊肉一起能够生津解毒,在发挥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肉燥补会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此外,羊肉一定要炒熟或者煮透再吃,不能贪鲜食用,尤其是涮羊肉时更应该注意,因为生肉中常有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它不容易被胃酸和消化液消化,吃到身体之后会引起四肢乏力、昏迷不睡,或者说胡话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做羊肉的时候去膻味,最好放点不去皮的生姜,也可以放点孜然,孜然的气味芳香而浓烈,适合羊肉烹制,能够起到理气、开胃、祛风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