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内政上,他注重法理。曾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清代律学家沈家本曾言“上自曹魏,下迄赵宋,盖越千余年,此律学之所以不绝于世也”,正是因为曹叡设立的“律博士”才让律学可以留传千年。
三国时期最强的一股势力当属曹魏,而曹氏历代执政者中,唯独曹叡最受争议。
魏明帝曹睿,是曹魏第二代君主(曹操不算),也是曹魏政权中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君主,在曹睿之后,曹魏的皇帝便开始成为司马家族的傀儡。因为自己祖父曹操,父亲曹丕的能力和名气太大,所以曹睿往往被后世所忽略。
那么最真实的他应该是什么样呢?
如果客观的评价这个人,那么他的身上有能力出众的地方,也有饱受诟病的恶习。
首先是说他的恶习,后人对此人的大多数了解,基本上都停留在他的那些不好的习惯上面。
曹叡和崇尚节俭的父亲与爷爷不一样,他极其喜好奢华,执政时期,相继修建了景福殿、承光殿,修建殿宇期间征用了大量劳力,劳民伤财。还从长安长途运输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致使物件损毁,空劳人力。
曹叡做的最过分的就是征调全国女子用以给士兵配妇,荒唐到什么程度呢?不管这些女子是否出嫁,都在被征调之列。如果只是未出阁的女子也就算了,可是这些女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了家室的。这种强拆别人家室来满足自己的做法,一时间让很多人对他不满。
如果谁家妻子或女儿不愿意被征调,那么可以拿钱或者家里的牛马来赎回。对于一些大户来说,为了赎回自己的妻子花点钱也就算了,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是根本没有能力用钱赎回妻子的,所以曹叡的这个做法让很多人有了怨言。
而作为皇帝,他先把征调女子中长得有姿色的挑走,用以充斥后宫。剩下长得丑的才配给士兵。这些政令遭到了许多大臣的抵制,纷纷上书劝诫。
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
但以上这些并不是评价一位帝王伟大与否的必要条件,功绩和能力才是。否则晚年迷信巫蛊,穷兵黩武的汉武大帝;称帝前弑兄逼父的唐太宗;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的宋太祖等等这些人,都不足以称之为伟大了。
事实上,曹睿可以说是一位英主,他在位期间的很多举措,都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成熟和不俗的能力可惜天不假时,曹睿在三十五岁——这个常人春秋正盛的年龄,英年早逝。如果要证明这一点很简单,司马懿这种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的老狐狸,在曹睿面前被治的服服帖帖。这足以说明曹睿的权谋手段和天纵英才。
由于曹丕英年早逝,曹叡黄初七年夏五月,文帝曹丕病重时,才立曹叡为皇太子。所以曹叡先期并没有参与政事,也就不被众人所知。因此当他继位时,不但蜀、吴对他了解甚少,就连魏国的大臣都对他不熟悉。当时魏国满朝大臣都想一睹新皇帝的风采,于是派侍中刘晔前去看望,刘晔出来后对曹叡的评价是:有秦皇汉武之风,但才能不及。
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这句话几乎准确的预示了曹叡的能力,有才能但不大,比曹丕强,但不及曹操。由于天下人都不了解曹叡,所以当他继位时天下动荡。
他刚继位那年,孙权见曹丕新丧,欺负曹叡年幼,便进军江夏,想给曹叡一个下马威。当时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臣们主张派兵救援。曹叡说:“孙权军队习惯水战,他之所以敢离开船发动陆地进攻,是希望通过趁其不备取胜。如今已经与文聘相持不下,进攻所用力量要比防守加倍,所以他最终不敢持久。”
在此之前,曹叡已经派遣大臣去慰劳边境将士,为前线的士兵鼓劲打气,文聘坚守不出,不久孙权果然被迫退走。
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于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曹叡当政之时,正是诸葛亮数度出祁山北伐的时候。特别是太和二年,诸葛亮取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后,曹魏朝野震动。而曹叡坚守的认为诸葛亮贪图小利,取三郡后不知退兵,正是破蜀良机,于是让司马懿带兵拒敌,果然在街亭重创蜀军。
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
从此,魏国大臣们打消了对曹叡年轻的顾虑,曹叡也成为诸葛亮北伐中最大的一个对手,并且诸葛亮一生也没有战胜过这个对手。
曹叡制定的抗蜀国策为:坚守不出,挫其锐气,待对方粮尽而退。
这成了诸葛亮一辈子也翻不过去的大山。
曹叡在位期间,在曹叡的指挥下,魏国接连取得了多场对蜀和吴战争的胜利,并先后定鲜卑,灭公孙氏。226年孙吴攻江夏、襄阳,魏胜;227年魏达反叛,魏平;231年,鲜卑与蜀联合攻魏,魏胜;231年至234年,诸葛亮先后五次攻魏,魏皆胜;234年,孙吴攻合肥,魏胜;235年,魏平鲜卑;237年,魏收辽东公孙氏。
曹叡还曾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曹叡处理政事旷达严谨,善于纳谏,地方官吏和普通百姓的上书他皆一一过目,毫无倦意。
三国名将陆逊曾言:“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
能得带对手如此评价,足以证明曹叡的能力。
景初三年春正月初一日,太尉司马懿回到河内郡,曹叡用驿站的快马把他召来,引进卧室内,握着他的手说:“我病的重了,把后事托付给您,希望您与曹爽共同辅佐我年幼的儿子,我能够见到你,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司马懿跪地叩头流泪,当天曹叡在嘉福殿去世,当时年仅三十六岁,二十七日安,葬在高平陵。
曹叡一生,败就败在他临终托孤时选错了人,司马懿当时虽然痛哭零涕,满口答应,但做出的实际举动却与自己的承诺相悖。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