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虹爲貫日:“白虹貫日”是一種天象,指太陽中有一道白氣穿過,古人以爲這是上天預示給人間的凶兆,往往應驗在君王身上。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

大家好,我們的雨欣聊白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作者:曹操朝代:兩漢體裁: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着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裏的燦爛羣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裏湧現出來的。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註釋
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麼
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漢:銀河,天河。
幸:慶幸。
甚:極點。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最後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容沒有的直接關係。)
二、《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的歲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實在太多!
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
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爲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羣呦呦歡鳴,在原野喫着艾蒿。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憂思,噴湧而出不能停止。
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羣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週卻沒斂翅,哪裏纔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願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
對酒當歌:一邊喝着酒,一邊唱着歌。當,是對着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過去的日子;苦:患,苦於。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於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裏無實際意義。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裏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這裏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裏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原指小聲叨唸和思索,這裏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
何時可掇(duō):什麼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爲通假字,掇,通“輟” ,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裏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通“宴”(原文中讌爲“?”)。
三匝(zā):三週。匝,周,圈。
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儘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三、《龜雖壽 / 神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爲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
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爲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裏,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該於建安十二年(207),這時曹操五十三歲。選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這首詩是曹操所作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此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
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竟:終結,這裏指死亡。
騰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乘雲霧昇天。
驥(jì):良馬,千里馬。
伏:趴,臥。
櫪(lì):馬槽。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滿,引申爲長。縮,虧,引申爲短。
但:僅,只。
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最後兩句每章都有,應爲合樂時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四、《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關東的諸州郡將領,都起兵討伐董卓及其黨羽這些殘暴的人。
本來期望各路將領在孟津會合,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結果各有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權勢、財利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戰士常年征戰,鎧甲上生滿了蟣蝨,百姓也因此死傷無數。
累累白骨曝露於荒野之地無人收埋,方圓千里都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這裏不免讓人肝腸寸斷。
關東: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以東。義士:指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
討羣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
初期:本來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縣南)。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此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本來期望關東諸將也能像武王伐紂會合的八百諸侯那樣同心協力。
乃心:其心,指上文“義士”之心。咸陽:秦時的都城,此借指長安,當時獻帝被挾持到長安。
力不齊:指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齊:一致。
躊躇:猶豫不前。雁行(háng):飛雁的行列,形容諸軍列陣後觀望不前的樣子。此句倒裝,正常語序當爲“雁行而躊躇”。
嗣:後來。還: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殘殺。當時盟軍中的袁紹、公孫瓚等發生了內部的攻殺。
淮南句:指袁紹的異母弟袁術於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自立爲帝。
刻璽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爲皇帝,並刻制印璽。璽,印,秦以後專指皇帝用的印章。
鎧甲句:由於長年戰爭,戰士們不脫戰服,鎧甲上都生了蝨子。鎧甲,古代的護身戰服。鎧,就是甲。蟣,蝨卵。
萬姓:百姓。以:因此。
生民:百姓。遺:剩下。
五、《冬十月》
作者:曹操朝代:魏晉體裁:詩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初冬十月,北風呼呼地吹着,氣氛肅殺,天氣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鵾雞鳥在清晨鳴叫着,大雁向南方遠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跡起來,就連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農民放下了農具不再勞作,收穫的莊稼堆滿了穀場,旅店正在整理佈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
我能到這裏是多麼的幸運啊,高誦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情。
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農曆十月。
徘徊:往返回旋;來回走動。流連;留戀。
肅清:清掃。形容天氣明朗高爽。
繁霜:繁多的霜霧。濃霜。
霏霏:飄灑,飛揚。泛指濃密盛多。
鵾雞:大雞。鳥名。似鶴。鳳凰的別名。
鷙鳥:兇猛的鳥。如鷹、雕、梟等。
潛藏:潛伏隱藏。
熊羆:熊和羆。皆爲猛獸。羆,棕熊,又叫馬熊,毛棕褐色,能爬樹,會游泳。
窟棲:窟穴裏棲止。
錢鎛bó:兩種農具名。後泛指農具。借指農事。錢,鐵鏟。鎛,鋤一類的農具。
農收:農作物的收穫。謂農事終了。
積場:囤積在場院。
逆旅:客舍;旅館。旅居。
整設:整理設置。以通:用以通商。
賈商:商販。賈,作買賣的人;商人。古時特指設店售貨的坐商。商,行商。行走在外的商人。
六、《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爲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行路艱險!
羊腸坂路曲折盤旋,一路顛簸車輪斷。
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聲聲悲悽。
熊羆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
溪谷荒涼人煙稀少,大雪紛紛漫天飄灑。
抬頭遠望長聲嘆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
我心鬱郁多麼愁悶,真想東歸返回故鄉。
水深橋斷難前進,行至中途徘徊不前。
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已遠行多日,人疲馬乏又渴又飢。
挑着行囊邊走邊拾柴,鑿冰煮粥充飢腸。
想起那篇《東山》詩,深深觸動我的哀傷。
太行山:綿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大山脈。
何:多麼。與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聳的樣子。
羊腸坂(bǎn):地名,在壺關(今山西長治縣東南)東南,以坂道盤旋彎曲如羊腸而得名。坂:斜坡。詰屈:曲折盤旋。
摧:毀壞、折斷。
羆(pí):熊的一種,又叫馬熊或人熊。
溪谷:山中低窪有水處。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處說“少人民”,言山中人煙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樣子。
延頸:伸長脖子(遠眺)。
懷:懷戀,心事。
怫(fú)鬱:愁悶不安。
東歸:指歸故鄉譙郡。作者譙(今安徽亳縣)人,在太行之東,故云“一東歸”。
絕:斷。
中路:中途。
薄暮:黃昏。
擔囊:挑着行李。行取薪:邊走邊拾柴。
斧冰:以斧鑿冰取水。
糜(mí):稀粥。
《東山》:《詩經》篇名。據毛序,本篇爲周公東征,戰士離鄉三年,在歸途中思念家鄉而作。
悠悠:憂思綿長的樣子。
七、《薤露》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爲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爲哀傷。
漢朝自建國到現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進)真是徒有其表。猴子雖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圖謀大事,做事又猶豫不決,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貫日是上天給人間的凶兆,這應驗在君王身上,而(何進)自己也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亂臣賊子(董卓)乘着混亂之際操持國家大權,殺害君主,焚燒東京洛陽。漢朝四百年的帝業由此傾覆,帝王的宗廟也在烈火中焚燬。(獻帝)被迫着西遷至長安,一路上遷徙的百姓哭聲不止。我瞻望着洛陽城內的慘狀,就像當年微子面對着殷墟而悲傷不已。
惟漢廿二世:漢代自高祖劉邦建國到靈帝劉宏是二十二世。
沐猴而冠帶: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沐猴,獼猴;冠,戴帽子。
知小而謀強:智小而想圖謀大事,這裏指的是何進。
狩: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視,而古代史書上遵守“爲尊者諱”的原則,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擄爲“狩”,這裏是指少帝奔小平津的事情。
白虹爲貫日:“白虹貫日”是一種天象,指太陽中有一道白氣穿過,古人以爲這是上天預示給人間的凶兆,往往應驗在君王身上。
賊臣持國柄:指董卓之亂。董卓乘着混亂之際操持國家大權。
“瞻彼”兩句:我瞻望着洛陽城內的慘狀,就像當年微子面對着殷墟而悲傷不已。據《尚書·大傳》中說,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滅亡後,經過殷墟,見到宮室敗壞,雜草叢生,便寫下了一首名爲《麥秀》的詩以表示自己的感慨與對前朝的嘆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