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大軍進攻割據洛陽的王世充。經過幾場戰鬥,王世充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割據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在權衡利弊後決定答應王世充的請求,親自率領主力趕往洛陽。

根據記載,從竇建德同意支援到他與李世民在虎牢對峙之間足足過了幾個月,王世充在這幾個月裏與李世民多次苦戰,最終被封鎖在孤城之中。那麼在李世民與王世充苦戰的幾個月裏,竇建德在幹什麼呢?

首先,竇建德純粹是因爲利益考慮才決定救援王世充的,從一開始就有“坐山觀虎鬥”的打算。正因如此,竇建德有意無意地放緩進軍的速度,試圖尋找李世民與王世充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的時機。

其次,竇建德從一開始就存在輕敵的問題,始終沒有將秦王李世民放在眼裏。在竇建德看來,自己與王世充聯合後的兵力接近二十萬,足夠解決李世民的不到十萬人馬,沒有必要着急忙慌地搶佔什麼戰機。

最後,在竇建德前往洛陽的道路上當時還有幾個相對獨立的割據勢力,比如孟海公、徐圓朗等等。而竇建德降服這些割據勢力花了很多時間,比如解決孟海公就用了四個月,將時間優勢拱手讓給了李世民。

綜合來講,由於“坐山觀虎鬥”的戰略考慮、輕敵情緒和沒有快速解決攔路的割據勢力,竇建德在李世民與王世充苦戰的幾個月裏沒能及時趕到,也沒有及時控制戰略要地虎牢關,爲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