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之死一直是水滸最大的謎團,雖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晁蓋是被宋江害死的。但“宋江害死晁蓋”卻幾乎成了定論。因爲,宋江自上了梁山後,的確跟晁蓋兩人展開了競爭。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結果全怪宋江嗎?畢竟兩人曾好的可以替對方去死。如生辰綱事發後,宋江冒死通知,宋江江州反詩後,晁蓋拼死劫法場。所以倘若變個角度,站在宋江和其他梁山好漢的角度,來看晁蓋時,會發現他乾的那些事,換了誰也受不了!

其一:做人做事太沒譜!

分寸感從來都是一個人的必要素質!尤其對於老大來言,沒有分寸感的老大,哪怕本事再牛也會被淘汰。可惜晁蓋就是一個沒有分寸感的人。

在宋江冒死通知晁蓋生辰綱事發,使得他們七人來到梁山,並借林沖之手火併王倫,晁蓋當上梁山老大後。晁蓋安定下來,就想起應報答一下宋江了。這本來是好事,可你瞅瞅晁蓋接下來乾的這兩件事。

先寫了一封感謝信,跟着就派劉唐拿着金子前去。須知,宋江干的事是掉腦袋的勾當,瞞都瞞不過來呢,晁蓋可好,給白紙黑字寫了出來,這是感謝信還是催命符?

再看他選擇的這送禮人選,劉唐,綽號赤發鬼。一頭紅頭髮,在晁蓋七人中辨識度最高!別忘了,劉唐投奔晁蓋時,就因爲外形原因被抓了一次。

這兩因素一碰,敢問你若是宋江,見劉唐拿着書信前來感謝,是會感動還是會嚇瘋?心裏會不會問候晁蓋一百遍?乾的這叫啥事!果然宋江就是被嚇瘋了!且也正是因晁蓋的這封信,讓宋江怒殺閻婆惜,丟掉了前程流落江湖!

這種情況下,你若是宋江,你會怎麼看待晁蓋?答案已是不言自明瞭!晁蓋這事辦的,已超出了“沒分寸”的範疇,屬於嚴重沒譜了!甚至都讓人懷疑,他是恩將仇報!

那麼晁蓋這事應該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請公孫勝跑一趟!一則用道士的身份掩護,彼此都安全,二則顯得誠懇,畢竟公孫勝排位高,三則就是,按《水滸傳》的邏輯,公孫勝會呼風喚雨,倘若沒有機會,也能製造機會,萬一有事還能帶着宋江逃跑。

但無論怎樣,結論卻有了一個:無論是立志當老大,還是想平平淡淡纔是真,做人做事都需要培養自己的分寸感,切不可如晁蓋這樣讓人受不了,因爲太沒譜,不可靠!

其二:做人做事太情緒化

人們通常都有這種毛病,事不關己時各個諸葛亮,一旦涉及到自身就都成了“臭皮匠”。之所以發生這種現象,是因情緒化影響。所謂,事不關己,關己則亂!

咱尋常人無非都是一些“三五斗”的問題,故而情緒化一些,沒啥大問題,相反還更有生活樂趣。但若當了老大,那就絕對不能再被情緒綁架了。如劉邦,項羽都要煮他老爸了,他卻來了句:分我一杯羹。

這就是老大的素質,尋常人達不到那種高度,自然無法理解。而梁山也是如此,晁蓋和宋江一比,誰更穩重讓人放心?必然是宋江,晁蓋在控制情緒這方面,連林沖都比不過!

如,花榮等人上山,晁蓋聽聞其神射功夫後,當即表示不相信,導致花榮梁山射雁。楊雄、石秀來投奔,晁蓋因兩人假冒梁山好漢,壞了梁山名頭,說翻臉就翻臉,一分鐘前還稱兄道弟,一分鐘後卻非要殺這倆人,結果又導致全夥人反對!

哪怕出征曾頭市,他也是這樣子,無論怎麼說非要去,可問題是去不是問題,爲何不點名:吳用、公孫勝也跟着?須知這兩人都是“七星團隊”中的一員,帶着走誰也說不出啥來,可晁蓋就賭氣而去。

這麼情緒化的一個人,估計沒誰能受得了。因爲跟這種人說話也好,辦事也罷,都要小心翼翼,甚至察言觀色。就更不要說,晁蓋還是梁山老大的身份,幾乎沒人可制約,只能把事態導向不可收拾,晁蓋就因此,而被毒箭射死!

故而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需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沒誰欠你的,誰也不可能無條件的容忍——除非是父母!還是有事說事,有理說理,有辦法想辦法,須知過於情緒化的人,都輸得比較慘!

所以,宋江就這麼輕易戰勝了晁蓋,哪怕真是宋江謀害了晁蓋,可就憑晁蓋幹得這些事,顯然已經失去了普遍支持。故而在梁山上也沒人深究,最後被開除至梁山108將之外,都沒有一人反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