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婚,是關於鴛鴦最濃墨重彩的一場戲,每每讀來,仍覺唏噓。

鴛鴦作爲賈母身邊權力最大,最受喜愛和器重的大丫鬟,相當於現在的總裁祕書了。她是過了幾年風光日子的,在賈府裏,連賈璉王熙鳳這樣的正經主子,也要對她客氣三分。可是她偏偏被老色鬼賈赦看上,想要收進房子做姨太太,於是有了著名的“鴛鴦抗婚”。

這場戲,跌宕起伏,寫得非常有層次感——

第一個層次,邢夫人找鳳姐商量。

邢夫人這個做法真的很尷尬,替自己老公討小老婆,沒有主意,要跑去找兒媳婦商量,這樣的婆婆無論無何也讓人尊重不起來的,王熙鳳也只是表面對她客氣罷了。

王熙鳳是個很聰明的人,她一聽說就覺得不妥,勸說邢夫人打消這個念頭。

誰知道,邢夫人很蠢,冷笑說“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們就使不得?我勸了也未必依。就是老太太心愛的丫頭,這麼鬍子蒼白了又做了官的一個大兒子,要了做房裏人,也未必好駁回的……”

插句題外話,邢夫人這種“大婆心態”固然有時代背景,但其實現在這種觀念的女人也不少啊,真的很悲哀。

王熙鳳聽婆婆這麼說,只能附和了幾句,並且找了個藉口迴避了。

第二個層次,邢夫人去找鴛鴦私談。

在賈府裏,丫鬟只是奴才,做了姨娘就是半個主子了,所以很多丫鬟都靠這個途徑往上爬。

邢夫人不瞭解鴛鴦,以爲她也是這樣的女孩,所以把這件事當成喜訊向她宣佈,鴛鴦不願意,但是由於身份的原因,又不好反駁邢夫人,所以感覺很難堪。

邢夫人是個“共情感”很差的人,或者說,她是個價值觀很狹隘的人,無法理解有人真的寧願一輩子不嫁人,也不願意去給個老頭子做小老婆。所以她誤會了鴛鴦的表現,以爲她的“低頭不語”是害羞,打算找她的家人做主。

第三個層次,鴛鴦和平兒襲人的密談。

鴛鴦在園子裏遇到平兒和襲人,三個人因爲是好閨蜜,就聊起了這件事。這樣的對比也很有意思,平兒是賈璉的妾,襲人是寶玉的準姨娘,如果鴛鴦做了賈赦的妾,就是她們倆的長輩了……

氣氛一開始是很輕鬆的,平兒還開玩笑說“新姨娘來了”,但鴛鴦的態度非常堅決,“別說大老爺要我做小老婆,就是這會子太太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

可以看出,鴛鴦是整個賈府裏,最有反抗精神和自由意識的那類人。

第四個層次,鴛鴦和嫂子撕X。

鴛鴦的哥哥嫂子也是賈府的奴才,邢夫人勸不動鴛鴦,就去請了她嫂子來勸。

這個嫂子呢,也不能說壞,只能說是個世俗算計的普通人。

站在嫂子的立場上來講,她當然希望鴛鴦答應去做賈赦的妾,這樣她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啊。

但鴛鴦很快戳破,“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做了小老婆,一家子跟着橫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裏去。我若得臉呢,你們在外頭橫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爺了。我若不得臉敗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

四個層次的鋪墊之後,曹雪芹終於將這段故事推向戲劇高潮。

鴛鴦在賈母面前斷髮發誓,寧願永不嫁人。

鴛鴦是美好和珍貴的。

她是個美人,哪怕在美女如雲的大觀園,也是很有辨識度的那種美——“蜂腰削肩,鴨蛋臉面,烏油頭髮,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

她很有才華。

賈母作爲整個家族企業的權力最高層,幾十年的波雲詭譎,她什麼樣的心機手腕沒有見識過?沒那麼好糊弄,也沒那麼好伺候,可是這個老太太呢,就是離不開鴛鴦。

而且最令人折服的是,鴛鴦身上那種高貴的氣質,不卑不亢的氣度。

“不卑不亢”,說起來簡單,做到就太難了。尤其是“不卑”,對於出身和地位低下的人,能把事情辦得利索周全,深得領導賞識,又不點頭哈腰,沒有卑微的氣質,不容易。

《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那時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一羣人陪着賈母喝酒喫飯逛園子。有一次衆人想要行酒令哄老太太開心,就叫來了鴛鴦。

主人喫飯,丫鬟本來應該站着伺候的。王夫人說了句,既然鴛鴦行令,哪能讓她站着呢,就讓小丫鬟搬了張椅子,放在二位奶奶的席上。看曹公的描寫:

“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喫了一鍾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王夫人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說來。’”

曹雪芹多厲害?細細品味這輕巧的一筆,可以看出鴛鴦的性格,她的高貴和不卑不不亢裏,是有點恃寵而驕的,還有點孩子氣的天真。

鴛鴦雖然身爲丫鬟,可以在整個賈府,受到的尊敬,當然也是貨真價實的。

王熙鳳過生日,鴛鴦率衆丫鬟來敬酒,鳳姐已經喝多了,就向她求饒,“好姐姐們,饒了我吧,我明兒再喝吧。”

鴛鴦根本不買賬,開玩笑賭氣要走——

“怎麼,我們是沒臉的了?就是我們在太太跟前,太太還賞個臉兒呢。往常倒有些體面,今兒當着這些人的面,就拿起主子的款兒來了。不喝,我們就走。”

雖然是玩笑,可是鴛鴦這麼一說,鳳姐不得不喝了。

領導身邊的紅人,當然是有話語權的。

所以連鳳姐也不敢得罪鴛鴦。

可我也是經歷過一些世事才發現,這種話語權會帶來一種 “權力幻覺”,就像你在一個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上班,可能會把平臺的光環當成自己的。而實際上,別人對你的尊重或敬畏,並不是因爲你這個人多厲害,而是你背後的平臺和資源。

鴛鴦也一定有過這樣的幻覺吧,當大觀園裏上至王熙鳳,下至小丫鬟,都對她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時候,她可能真的以爲,自己不是一個普通丫鬟了。

直到老色狼賈赦看上她,來向賈母討要她當小老婆,她的世界轟然崩塌。

這個時候,鴛鴦根本是沒有退路的。

她只能激烈決絕地,用斷髮出家來表明自己的抗拒。而她的憤怒裏,又何嘗沒有大夢初醒的痛楚與不甘?

所以如今再讀這段,更覺悲涼。

表面的風光越盛大,越反襯出這個女孩子本質上受困於時代和命運的悲劇,她試圖反抗,可那反抗又是多麼徒勞。

這場“抗婚”,她看似贏了,其實是這場爭奪戰裏最喫虧的那一個。

大觀園裏的丫鬟們,到了一定年齡是會讓她們“退休”,或者嫁人的。鴛鴦這麼一表“忠心”,不到賈母歸西,她是無法離開的了。所以我常常就覺得,“鴛鴦”這個名字諷刺得很呢!

這樣美好的一個女子,卻生在一個無法給女性獨立生存土壤的時代;越清醒,越痛苦,越抗爭,越被束縛。

不過,鴛鴦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意義:

她示範了一個超越自身時代的價值觀,女性的自由意識和反抗精神,以及對於強權的永不屈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