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上有一家“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先生从十二岁到十七岁时读私塾的地方,就在都昌坊口。但是鲁迅并没有把三味书屋写的死气沉沉,而是称为“他的乐园”,通过溜到后园的戏耍,学生趁机偷乐的小故事,使三味书屋充满谐趣。

不知小时候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是否还记得呢?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鲁迅先生文笔下的“三味书屋”现在是什么样子~

在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上有一家“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先生从十二岁到十七岁时读私塾的地方,就在都昌坊口。这是街边的牌坊,上面两个字,德邻。翠竹虚心有节,君子朴实无华。

鲁迅的老师寿镜吾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为人和治学精神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寿镜吾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六十年,房屋建筑,周围环境,室内陈设,都保持着当年的面貌。

寿家台门是寿镜吾的祖父在嘉庆年间购置的,前面是小河,架着石桥通行,西边竹园,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边厢房。寿镜吾对鲁迅说过:周树人,希望你继续努力。

这个门上悬匾儒林模范,还有一幅对联。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首尾达六年之久,这边一切保存的十分完好。从一扇黑油的竹门景区,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屋子里,还是旧式的客厅,学生的座位十一个。

一九六二年郭沫若到三味书屋瞻仰,写了一首诗,我亦甘为孺子牛,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拈花欲上腊梅树。鲁迅的诗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对千夫所指的满不在乎,对贫下阶层的关怀。

这里有台斗门,有大堂前,座楼,小堂前,卧室,书房等等建筑。第一进就是台斗门,悬挂着一个匾额,写着文魁两个字,这是寿镜吾的兄长悬挂的,在光绪二年中举人,用来光耀门楣。

一九一九年底,鲁迅举家北迁,最后一次告别了故乡。此后周家新台门屋宇多为朱姓拆建,但鲁迅家的主要部分和厨房幸得保存,建国后经修缮恢复了旧观。这就是鲁迅故居了。

第二进是大堂前,是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聚会的地方。有一副对联,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面还有对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一副,道德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这个就是三味书屋了。三味的解释,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宋代李淑邯郸书目里面有解释,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所以三味可能从这里来。

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这个是小堂前,这里是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退堂屏额上挂着一块匾,重游泮水,这是寿镜吾中秀才的第六十年,去世前的一年,侄儿送来祝贺的。

这个就是卧室了,看看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红木床,柜子,还有桌椅,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等物。每年寿镜吾只收八个学生,教学收入有限,但教学质量比较高。石板铺地的房间,光线也不错。

鲁迅住的房间,也是木架子床,还有蚊帐,边上有桌子椅子板凳,窗户采光也好,下面有痰盂,铺着石板的房间,一尘不染,在当时的鲁镇,算是收入不错的人家了。鲁迅给父亲买药,出入当铺,后来家道中落。

这个还是卧室,衣架,衣柜,板凳,摆放的整齐有序。鲁迅认为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但是鲁迅并没有把三味书屋写的死气沉沉,而是称为“他的乐园”,通过溜到后园的戏耍,学生趁机偷乐的小故事,使三味书屋充满谐趣。

还有老先生的木躺椅,有桌子,都是实木的,红木檀木的,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坚固结实耐用,墙面也是粉刷过的,地板铺的平整。鲁迅在三味书屋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为以后走上文坛打下基础。

这个就是厨房了,有面瓮,米缸,水缸,还有醋缸,酒缸,锅碗瓢盆,杯盘碗盏,筷子等等。有点像宰相刘罗锅家的厨房,采光也很好,摆放的井然有序,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对这里有过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