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土匪打響了抗日第一槍,比馬占山、二十九軍都早原創

歷史八卦社

4小時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燬柳條湖鐵路,攻打東北軍北大營,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在“不抵抗”政策的指導下,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關內。幾乎在一夜之間,日軍就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東北。


國難當頭,雖然東北軍和國府高層無能,廣大中下層官兵和平民百姓卻不願向日寇屈服。他們主動組織起來,向侵略者開火,展示了鐵骨錚錚的民族氣節。其中,愛國將領馬占山在1931年11月4日發動的江橋抗戰,多次擊退日本侵略者的進犯,暫時保住了黑龍江省。馬占山,也被稱爲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

馬占山固然值得尊敬,但要說打響抗日第一槍,細究起來還真不是他。而是一夥土匪,這夥土匪的首領叫做張海天,外號“老北風”。


張海天,遼寧省海城縣人,祖籍山東。他的父輩,是清末“闖關東”而來到東北的。張海天家境貧寒,爲了生存,他做過苦力,做過雜役,當過車伕,可謂是嚐盡了生活的艱辛。如果這麼發展下去,張海天的一生將“駢死於槽櫪之間”,在歷史上不會留下任何蛛絲馬跡。但歷史註定要給張海天揚名立萬的機會。當張海天在一家警察局當雜役時,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

當時,奉系軍閥管轄下的警察所,員工素質敗壞,屢屢對張海天等雜役進行語言上,甚至身體上的辱罵責打。張海天實在受不了他們的欺凌了,他瞅準時機,盜走了所裏的幾把槍,直奔深山老林,投奔了當地的一個土匪組織。


當時的遼西,窮山惡水,治安混亂,遍地都是土匪,張海天想找到土匪組織,那是相當容易的。張海天有勇有謀、身高體壯、義氣當先,很快在這夥土匪中聲名鵲起,威望日隆,被推舉爲首領。

張海天的這夥土匪劫富濟貧,在當地有着很高的聲望,很快發展成遼西地區實力最強的一股土匪,張海天也獲得了“老北風”的稱號。這驚動了東北軍當局,少帥張學良頻頻派軍隊圍剿老北風,卻都被他憑藉地形優勢打打游擊戰擊退,少帥對此也無能爲力。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爲了收攏東北的土匪組織,日本在東北成立了“民衆自衛軍”,扶植親日的原同盟會員凌印清爲總司令。試圖招安當地的土匪武裝做僞軍。這個凌印清,也算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革命黨人了,竟然這麼容易就當了漢奸,真是叫人無語。


凌印清招安土匪武裝的工作一度進行的很順利,但當他招安到遼西的老北風時,卻遇到麻煩了。當得知凌印清招安老北風的消息後,留在遼西組織義勇軍的原瀋陽市公安局長黃顯聲,馬上派人聯絡老北風,準備對他曉以民族大義。

還未等黃顯聲的使者開口,老北風右手握拳,用力搗在桌面上,斬釘截鐵的說:“以前與你們打仗,我們是官匪不兩立,也只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日本人來了,我們當然要殺敵報國!”就這樣,老北風開始s率領他的部下,策劃着對日本人的打擊。

當凌印清的使者到來後,老北風先假意歸順,取得了對方的信任。準備在日僞軍防備鬆懈之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1931年11月3日,老北風突然發難。他還未亮,老北風已率領他的部下們,摸進了凌印清在沙嶺的軍營,將凌印清所部二百餘人(其中包括十餘名日本兵和兩名日本顧問)一舉俘虜。

隨後,老北風在沙嶺召開公審大會,在會上,他大喊抗日救國口號,歷數凌印清的罪行,將凌印清和十餘名日本人全部槍決,並把他們的屍體拋入遼河,以警戒有投日想法的意志不堅定者。現場歡聲雷動,老北風遣散凌印清部下,當場宣佈成立抗日義勇軍。就這樣,土匪出身的張海天,國難當頭之際保持了民族氣節,成了一名抗日義勇軍將領。

老北風對日本人出手的時間是1931年11月3日,正好比馬占山發動的江橋抗戰早了一天,所以說,老北風纔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他在端了日僞軍大營後,只處死隊伍中的日本人和大漢奸凌印清,顯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他能在亂世揚名立萬,那絕對不是偶然。


得知老北風的事蹟後,少帥張學良喜出望外,遂任命張海天擔任遼南義勇軍第三路軍總司令,老北風獲得了官方的認可。此後,老北風率領義勇軍在東北堅持抗日,事蹟可歌可泣。1939年,張海天因病病逝於北平,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張海天的一生是偉大的,雖然出身土匪,面對日寇的入侵,他拋頭顱灑熱血,成長爲一名優秀的抗日將領。中華民族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正是因爲有着千千萬萬張海天這樣的抗日誌士,筆者在這裏,向張海天將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