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思是說:在唐朝主管偵緝的官差,叫做不良人,他們的最高長官叫做不良帥,就像漢朝的大誰何一樣。不過和想象的不一樣,“不良人”在歷史上可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他們的首領被稱作“不良帥”。

前陣子的《長安十二時辰》因爲製作精良,服化道十分考究,掀起了相當的熱度。此外,劇中呈現了大量的大唐元素,就像是“大唐一日遊最全攻略”,深深吸引着觀衆。但是劇中有時會涉及一些官職、稱呼、地理名詞等,讓人聽不明白。比如,雷佳音飾演的主角張小敬,被大家稱作“不良帥”,他的部下們呢,叫做“不良人"。不良?這名字聽起來像是地痞流氓。
不過和想象的不一樣,“不良人”在歷史上可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他們的首領被稱作“不良帥”。和稱呼正好相反,他們可是大唐打黑除惡的中堅力量,有些類似於今天的巡特警,承擔着維持當地社會治安的職責。當時的長安城以中軸線爲界限,分爲西長安縣和東萬年縣,相當於北京市的東城區、西城區。張小敬在入獄之前就曾經擔任了九年的萬年縣不良帥。所以,劇中他一個東城巡警管上了西城的市井繁瑣事確實有點“搶飯碗″的意思。
據清朝道光時期的禮部主事所著《稱謂錄》記載,“緝事番役,在唐稱爲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意思是說:在唐朝主管偵緝的官差,叫做不良人,他們的最高長官叫做不良帥,就像漢朝的大誰何一樣。大誰何可是漢代的情報機構,這就側面說明不良人的職責不僅僅是偵查、抓捕,還包括探取情報。
其實,我國曆朝歷代都少不了情報機構,畢竟信息這玩意兒,在任何時期都十分重要。
宋朝時,就有皇城司來負責宮廷的防衛以及刺探情報,可以說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由於皇城司辦事不擇手段、多有違法,很多官員時不時地上書彈劾,要求廢除這個機構,但是這都無法撼動它的地位。最終在南宋滅亡後,皇城司也隨之消失了。
到了明代,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出現了,它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他們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這裏的任何人可不是吹的,皇親國戚他們也是說抓就抓。但因爲錦衣衛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爲,朱元璋也曾下詔焚燬錦衣衛的刑具,並廢除了他們的這項職能。直到明成祖朱棣登基,不僅恢復了錦衣衛的所有權利,還有所加強,更是設立了東廠,後來還有西廠、中廠一大堆。清軍入關後接管了大明留在北京的官僚機構,其中也包括錦衣衛。初期還沿用了錦衣衛的名號,但職能變成了負責皇帝的儀仗隊。直到順治二年,將錦衣衛改名爲鑾儀衛,從此,錦衣衛的大名就從歷史中永遠消失了。
那清朝就沒有祕密情報機構了嗎?當然不是,您可聽說過“粘杆處”?沒有也不要緊,血滴子總聽說過吧,這就是它的別名。那麼“粘杆”是什麼意思呢?每逢盛夏初秋,樹上的鳴蟬很是聒噪,主人往往會命令家丁操杆捕蟬。也就是用一根長杆杆子的一頭放着特別黏的東西,然後戳到樹上,只要知了碰到就會被粘下來。這個祕密機構由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創立,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意味着他把潛在的敵人當做蟬一樣,而自己的情報組織則是粘他們的杆子。但粘杆處只存在於康熙、雍正兩朝,至乾隆時,逐漸被廢除。
看了這麼多,這些神祕組織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想象空間,現代影視劇作品對他們的故事也多有演繹,您是不是也腦補了一出驚心動魄的諜報戰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