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亲戚家有二胎相处非常好的,就要多带孩子去串门,看人家孩子和谐相处的情形,她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弟弟妹妹不是来抢父母对她的关爱的,而是多了一个小伙伴、多了一个可以一起淘气分享的人。路上我发现女儿情绪不高,问她怎么了,她说蕊蕊在自己房间里哭呢,眼睛都哭肿了,因为现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关注点都在小弟弟身上,根本都没人理她,她可伤心了。

发小生了二胎出院了,我带着女儿去看她。

伤心的小姐姐

婴儿床里小婴儿在酣睡着,正是星期日,不光是我们,家里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来了,看得出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全家人都很高兴,唯独不见她家大女儿蕊蕊。

女儿还东张西望的找了半天,她俩同岁,都是属牛的,小时候带孩子一起出去的时候都以为这两个孩子是一家的姐妹呢。

问清了蕊蕊在楼上自己的房间里没出来,女儿就自己上楼去找她了。大人在客厅里聊着天,一会儿小家伙醒了,大家都围上去逗孩子,全家喜气洋洋的,一会儿女儿从楼上下来了,我就带着孩子告辞了。

路上我发现女儿情绪不高,问她怎么了,她说蕊蕊在自己房间里哭呢,眼睛都哭肿了,因为现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关注点都在小弟弟身上,根本都没人理她,她可伤心了。

晚上我跟闺蜜聊了聊语音,她说因为老大一直不接受他们要二胎的事,做了很久的工作也没说通,以为生下来自然就好了,也就没太理会老大的情绪。

二胎家庭,大孩需要面对什么情绪

我跟她说了下得关注老大的情况,帮她分析了一下老大的现在的心理:

第一、失落。

爸爸妈妈没有完全重视她的意见,她觉得自己在爸妈心目中的位置已经不再重要。

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一直是爸爸妈妈的关注重点,这样一下子心理落差太大,她很难接受。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不能够正确的处理这种对她来说很复杂的事情,这个过程家长要让她慢慢接受,给孩子点时间。

第二、没有安全感。

父母关注点自然转移到了老二的身上,因为老二的到来一下子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很多精力放到了老二身上不说,因为精力有限很可能会疏忽于跟老大的交流及沟通。

甚至有的家长因为要照顾小的、又要上班、压力上增大几乎没有耐心对待老大,老大往往成了父母不良情绪的出气筒。

老大因为父母的斥责变得非常的敏感和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一点小错就会引起父母的不满。

第三、没有存在感。

有的家庭重男轻女,特别重视男孩子,特别是长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种思想特别严重。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更多的照顾,很多家长会要求老大让着老二,本来老大就心里很不愉快,再被这种话堵住内心的不满,就更加对小弟弟(妹妹)产生了敌视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化解,还会出现老大偷偷伤害幼小的婴儿的事情。

这都是父母必须提前预防的。

两孩家庭更该做好心理建设

但并不是说老大天生就仇视弟弟妹妹,发小犯的错误是高估了老大的接受能力。

正确的做法应该在准备要孩子之前就把老大的敌视心理完全的消除。

其实是很好操作的,只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兄弟姐妹可以相互照应。

有意识的给老大灌输等父母老了怎么办?如果家里有老人生病的,让孩子体会一下在医院照料老人的辛苦,启发孩子想想,如果是孩子多,是不是这种辛苦就能减少很多。孩子能够切身体会了,就很容易接受有多一个人帮助照顾老人的想法。

第二、多个子女更温情。

如果亲戚家有二胎相处非常好的,就要多带孩子去串门,看人家孩子和谐相处的情形,她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弟弟妹妹不是来抢父母对她的关爱的,而是多了一个小伙伴、多了一个可以一起淘气分享的人。这对于独生子女的孤独来说,渴望自己身边有兄弟姐妹的亲情是很向往的。

第三、让老大担心爸爸妈妈不爱她的心思消除。

让老大知道爸爸妈妈之所以要二胎是为了将来当父母老去了的时候能有人给她做伴、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血脉亲情,不至于孤单一人。

老大如果能渴望有亲情的陪伴,那么对她来说接受小弟弟小妹妹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爸爸妈妈给她添一个玩伴,这就要求父母的耐心和智慧,不断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和谐和美好,让邻居、朋友家的二胎的和谐相处引起她的兴趣,如果她感到孤单的时候要刻意引导她往这个方面想。

要打消孩子的顾虑,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小生命的到来是给她将来带来不一样的手足之情,等小生命到来的时候,她不但能够愉快的接受小家伙的到来,甚至还能主动的帮助妈妈爸爸照顾小婴儿,成为家里的好帮手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