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人不僅在諸葛亮生前就互相看不順眼內鬥不已,在諸葛亮死後更是矛盾集中爆發以制魏延被殺,令蜀漢痛失一員大將。楊儀是主張撤軍的,畢竟部隊主心骨諸葛亮已經死了,人心渙散,實在不適合再北伐下去。

三國後期,劉備歸天后,蜀國的軍政等一攬子大權落到了諸葛亮手裏。諸葛亮爲報劉備知遇之恩,判斷當前形勢,提出了北伐的構想。其五次北伐和六出祁山都是各影視劇小說裏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話,一直到五丈原諸葛亮病死,這個“孔明時代”纔算結束。
諸葛亮死後,蜀漢軍中人心動搖,北伐也再次無功而返。然而後世對軍中評價,特別是對魏延的評價則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爲魏延造反了,有人則認爲魏延是被冤枉的。後者則是現在的主流觀點。先說魏延其人,平常雖在軍中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看似只有諸葛亮能鎮住他,但是打仗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可謂是三國末期蜀漢最優秀的將領。可能有才華的人都是孤傲且自大的。
由於魏延這個刺兒頭的存在,讓蜀漢軍中另一員大將楊儀頭疼不已。據史書記載,兩人在諸葛亮還在的時候就明爭暗鬥,你爭我奪,眼裏絲毫沒有爲國家爲江山社稷着想,都視對方爲眼中釘肉中刺。
諸葛亮死後,兩人意見不合更加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以前好歹有丞相從中協調,現在更是要爭個你死我活。兩人積怨爆發的導火索則是部隊去留問題。楊儀是主張撤軍的,畢竟部隊主心骨諸葛亮已經死了,人心渙散,實在不適合再北伐下去。而孤傲自大的魏延非但不贊成撤軍,還主張該加強攻勢,借士兵悲憤情緒,一舉拿下魏國。
之後魏延被楊儀以造反的罪名誅殺。據史書記載,魏延被殺後,楊儀表現出一種令人喫驚的癲狂狀態,好似大仇得報。他不僅用腳踩住其頭顱,更是振臂大呼:庸奴!復能作惡不?這就能看到楊儀長久以來是有多仇恨魏延。兩人不僅在諸葛亮生前就互相看不順眼內鬥不已,在諸葛亮死後更是矛盾集中爆發以制魏延被殺,令蜀漢痛失一員大將。此後,蜀漢再無力抵抗外敵,不斷衰落。
以魏延的軍事才華和勇猛,威名震天下,擊破敵軍不計其數。沒死在討伐敵人的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家人的計謀之下。加上楊儀瘋癲的狀態和說出的七個字,足以證明他殺魏延是報私仇,不惜以犧牲國家利益爲代價。恐怕諸葛亮泉下有知,也會氣活過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