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在真正的歷史中東吳的羣臣都反對把“荊州”借給劉備,只有魯肅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因爲此時孫權和劉備有一個共同的大敵曹操,當時曹操聽到孫權拿土地資助給劉備時,他正在寫信,驚愕得連筆都掉到了地上。不久,周瑜病死,魯肅爲鞏固聯盟,在劉備向孫權提出請求統管荊州,意思就是要借江陵的時候,魯肅建議孫權借給了他。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一個著名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那是有借無還呀!在演義中魯肅三討“荊州”都無功而返,因而大家都認爲劉備借荊州是有借無還了,可是在真正的三國曆史上,劉備借的不是荊州,但劉備不僅還了,還多付了利息。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是三討“荊州”,爲什麼是魯肅來討?因爲在真正的歷史中東吳的羣臣都反對把“荊州”借給劉備,只有魯肅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因爲此時孫權和劉備有一個共同的大敵曹操,當時曹操聽到孫權拿土地資助給劉備時,他正在寫信,驚愕得連筆都掉到了地上。

所謂的“魯肅三討荊州”:第一次劉琦還活着,劉備推給了劉琦,魯肅退讓了;第二次又推脫並再次相借,魯肅無可奈何又退讓了;第三次劉備展現自己哭功,演義說是諸葛亮出的主意,劉備是痛哭流涕,魯肅又無功而返。

開什麼玩笑,這是搶地盤呢,你以爲是過家家嗎?在歷史中孫權直接對劉備開戰了,孫權派呂蒙率軍進取了長沙、桂陽二郡,兩郡郡守望風而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
劉備得到軍情親自引兵五萬從成都趕回公安坐鎮,派關羽率軍三萬爭奪三郡。孫權也從秣陵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一萬人屯守益陽,和關羽對抗。期間魯肅爲了聯合抗曹大局和關羽來了一次“單刀赴會”。

所謂“單刀赴會”是魯肅邀請關羽見面雙方進行談判,魯肅提出各自將兵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領們帶着單刀來赴會。其實談也白談,在會中魯肅指責關羽說:"原來我們國家的君主誠心誠意把土地借給你們,是因爲你們軍隊打了敗仗,從遠方來到,沒有可以憑藉的土地。現在你們已經得了益州,既然沒有把土地歸還的意思,我們只要回三個郡,你們又不答應。"
魯肅話音未落,關羽這邊的一個將領?說:"土地這個東西,只屬於有德的人,哪裏有什麼長久歸屬一個人的!"魯肅當即大聲喝叱,辭色嚴厲。關羽此時也操刀而起,對那人說道:"這是國家大事,你懂什麼!"用眼光示意那人離去,並提刀上前。魯肅不顧手下將領勸阻也上前和關羽對峙,都拿着刀了還談什麼?雙方就這樣一直扯皮僵持着。

但是書生覺得關羽這邊的將領說的對,因爲在真正的歷史上劉備借的“荊州”根本就是南郡中的江陵(今湖北江陵),這是孫權派周瑜打下來的。當時的劉備已經佔有荊州的江南四郡,鑑於江陵爲荊州咽喉,勢在必得,劉備便有武裝奪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魯肅爲鞏固聯盟,在劉備向孫權提出請求統管荊州,意思就是要借江陵的時候,魯肅建議孫權借給了他。

孫權要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這利息多少倍去了,這江南三郡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當時劉備還派諸葛亮督守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三郡的賦稅補充軍需。換你會還嗎?不過劉備是真的不想還江陵,要不也不會帶領五萬兵馬從成都趕到公安坐鎮。

看這情況下,劉備和孫權是要全面開打呀,可是劉備很快得到一個消息,曹操親自領軍進攻漢中,劉備得益州纔沒多久本就根據不牢,劉備怕益州有失,趕緊服軟認輸派人跟孫權議和。雙方議定,以湘水爲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
劉備趕緊領軍回益州,接下來就是劉備和曹操的“漢中之戰”。而此次孫權可以說是把“荊州”給討回來了,還是劉備主動還回來的,還多付了好幾倍的利息,大家說孫權是不是得感謝曹操?
可參考文獻:《三國志 魯肅傳》 、《三國志 諸葛亮傳》、《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