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生頻道∣公衆號:zgkjsir

/中國科技先生 胖猴


關於阿里大文娛的傳聞,似乎從來就沒間斷過。

上個月,“總裁夫人事件”引爆全網,網傳蔣凡將被調到阿里大文娛。爲啥覺得會調到大文娛?明顯,這是個“貶謫之地”,在阿里經濟體中,大文娛屬於弱勢羣體。當然,事件最終被圈定在“家庭內部”,蔣凡並沒有調離天貓總裁的位置。

這個月,準確地說,是528日深夜,美團王興在飯否發帖說:“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開始倒計時的事了。”

第二天,529日,阿里大文娛相關公關負責人在“朋友圈”反擊:“美團不開茶館真是可惜了一把手單口相聲的表演癖好。”

阿里公關言下之意,是指王興的說法,猶如說相聲,無異於“瞎說”。

問題是,王興究竟是不是在瞎說?

其實,在王興“點評”阿里大文娛之前,類似的說法不絕於耳,“阿里大文娛失敗”、“阿里大文娛誰來拯救”、“阿里大文娛亂局:戰略混沌、組織震盪與業績鉅虧”等內容都曾見諸網絡。

關鍵是,最新財報顯示,阿里大文娛包括優酷、UC、阿里影業、大麥等,2020財年第四季度(截至20203月底),實現收入59.44億元,同比增長5%,但運營虧損44.9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8.54億元有所擴大。

阿里大文娛虧損擴大,被王興“輕視”,算是情有可原。

與此同時,有網友拿阿里和騰訊相比,在文娛領域,阿里只能說是個弟弟。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包括騰訊遊戲、騰訊視頻、騰訊音樂在內的騰訊增值服務業務實現收入624.29億元,同比增長19%,成本266.77億元,下降2%

當然,用阿里大文娛和騰訊文娛來比較,有匕首對長劍的嫌疑。

畢竟,目前爲止,阿里最大的收入來源還是淘寶、天貓,也就是“老底子”電商業務,而騰訊本來的長項便是文娛。阿里大文娛比不過騰訊文娛,反過來,騰訊電商又何嘗比得過阿里電商?

所以,更合理的比較,還是和阿里大文娛自己比,虧損在擴大,這是事實。但是,到了王興所說的“阿里放棄大文娛倒計時”的地步了嗎?

首先,這個虧損,在阿里這裏,算不了什麼大事。馬雲公開說過,阿里大文娛虧十年都沒問題,雖然離馬雲說的“十年”沒有幾年“餘額”,但繼續虧損,仍然不足爲慮。

其次,從阿里經濟體的角度來說,仍然需要大文娛這些平臺來和電商流量進行“勾兌”,以贏得用戶,實現轉化。以紅極一時的《長安十二時辰》爲例,電視劇在優酷播出,吸引大批觀衆,水晶柿子等相關產品也在淘寶、天貓熱銷,更廣泛的層面,還能介入到一個產業乃至一座城市的發展。

分析起來,阿里虧得起,大文娛雖然不那麼給力,但也很有其用處,暫時來看,王興所說的“倒計時”設置得有些過早。

王興唱衰阿里大文娛,又一次過了嘴癮,很快刪除內容,阿里公關回懟,也不輸氣勢,一場“風波”慢慢平息。

至於阿里大文娛究竟如何發展?自有阿里人去操心。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