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四大隊北Ⅱ淺冷站青年技術員張曉龍登上油田團委官微公佈的“修舊利廢”光榮榜,成了“名人”。大慶油田團委始終把助力企業改革發展作爲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的主戰場,把“青字號”活動打造爲“老字號”品牌,持續深化“三立”全員行動,組織專家對青工“五小”成果進行報批審覈和鑑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雙重影響,油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大慶油田堅持把生產一線作爲主戰場,積極迎戰“低油價”,開源節流降本增效。

  4月1日起,大慶油田在全油田開展“牢記囑託擔使命、深化‘三立’增效益”主題勞動競賽,團結動員廣大員工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樹牢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全員挖潛增效。

  修舊利廢,過“緊日子”

  油田青年是創新創效的排頭兵和生力軍。主題勞動競賽激發了油田青年主動創新創效的活力。他們立足平凡崗位,奉獻青春熱血和智慧,與企業共克時艱,積極應對“低油價”這道必答題。

  最近,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四大隊北Ⅱ淺冷站青年技術員張曉龍登上油田團委官微公佈的“修舊利廢”光榮榜,成了“名人”。

  張曉龍所在的淺冷站負責爲天然氣輸送管道伴熱保溫。電磁閥作爲鍋爐、加熱爐的安全聯鎖保護設備,在伴熱中起到自動切斷的重要作用。今年年初,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兩臺電磁閥先後發生故障,嚴重影響生產。按照慣例,一般會向生產廠家整體採購,但採購週期要近1個月。

  “如果能把兩臺故障閥湊成一臺能用的,不就解決問題了嗎?”說幹就幹,張曉龍組織幾個青年技工拆解故障閥。

  但這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懂得結構原理,就無法找到故障點,尤其進口電磁閥結構複雜,電氣控制部分精密,一不小心就會損壞元件。於是,張曉龍就利用業餘時間在網上查論文資料,去石油學院請教老師。

  終於,張曉龍用20多天的時間弄清了結構原理。通過兩臺比對的方式,對每一個元件進行解體測試,找出故障點並修復。單臺電磁閥就可節約採購成本4.3萬元。

  同時,張曉龍和同伴制定了一套電磁閥日常維護措施,通過合理維護有效延長電磁閥使用壽命;對易發故障點進行標註,總結形成維修通用流程,可在油田同類設備中推廣使用。

  天然氣分公司油氣生產部、工會、團委聯合組織20多名相關生產部門維修技術負責人到張曉龍處取經。“不用再依靠廠家,咱自己能拆能修,更換故障零部件要比整臺購買節省太多。”張曉龍說。

  “左右不了油價,但我們可以帶頭節省成本”。採油五廠一礦八區二隊水井班班長薄巨洋提議在班組設立“回收盒”,號召大家把平時不用的廢舊螺絲、管線卡子、膠布和絲扣布等收集起來。今年前3個月,共回收各類材料配件60餘件,節省材料費近萬元,班組修舊利廢指標完成情況在隊里名列前茅。

  在低油價的形勢下,油田青工更需要發揚“回收隊精神”“修舊利廢精神”等優良傳統,“芝麻”“西瓜”一起抓,算好“經濟賬”,過好“緊日子”。

  “老設備”打出“新型油”,不再“望油興嘆”

  孫建是個愛琢磨的“能人”。今年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九個年頭,從第二年學徒出徒,孫建就喜歡研究技術難題。今年的主題勞動競賽中,以孫建爲首的第九採油廠葡西採油作業區羅賢銀集輸技能專家工作室“青創小組”以5個技術創新成果報名參與。

  隨着油田開發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現有的聯合站無法處理油質差異大的新型稠油。這是一個生產中的難題,涉及的技術參數繁多。“青創小組”大膽創新,僅通過幾項技術改造使杏西聯合站現有稀油處理裝置能夠消化處理稠油。僅原油外送處理的運輸成本,估算每年就能節約50萬元。而原油產出效益更是從無到有。

  “小組的人比較少,白天都有本職工作,只能晚上熬夜加班攻關。”爲了解決難題,孫建幾乎放棄了所有休息時間。他大量查閱資料,比對世界級領先技術,與新疆油田等兄弟油田的同行們聯絡交流,汲取知識和經驗。

  解決原油粘度的關鍵一環是破乳劑添加。生產廠家的技術參數並不透明,孫建只能用“笨方法”,反覆試驗型號和配比濃度,找到適合本站設備的破乳劑。

  由於聯合站原有的加熱分離沉澱的壓力容器設備參數不達標,無法分離稠油。於是孫建大膽嘗試用兩臺同樣的設備聯動工作,終於摸索出適合的參數。

  “青創小組”用一年半的時間,反覆試驗改造,最終成功突破技術瓶頸,精調參數,優化流程,制訂可行方案。“老設備”打出“新型油”,從此不再“望油興嘆”。該技術成果可在同類聯合站推廣使用。

  用孫建的來話說,“解決技術難題這事,上癮”。他還在繼續探索另一種改造加熱分離稠油的方式,並且實現參數自動控制。“如果有突破,會增加更多功能,效益也會大大提升”。

  在第一採油廠試井隊工作室,革新攻關、技能培訓頻頻發揮作用。油田青年在“領軍人”孫久江的帶領下,解決生產難題。截至目前,工作室共研發革新成果53項,創經濟效益550萬餘元,修舊利廢節約成本60萬餘元。

  “爲油田增效益的過程,也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過程。”大慶油田團委書記馮專表示,全員參與的主題勞動競賽進一步降低了青工參與的門檻,擴大了覆蓋面,爲青工崗位建功提供了一個廣闊平臺。油田公司將在年終對競賽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大慶油田團委始終把助力企業改革發展作爲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的主戰場,把“青字號”活動打造爲“老字號”品牌,持續深化“三立”全員行動,組織專家對青工“五小”成果進行報批審覈和鑑定。拓展青年崗位建功的平臺。深入開展創建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青年文明號活動,激發青年創新創效站排頭、當先鋒的熱情和激情。開展青工崗位技校、青工午間課堂、青工練兵比武等活動,幫助青年提升崗位能力。

  李海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