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正的友谊,不以贫富论厚薄,不以贵贱论远近!

老子曰:“水利万物而不争。”

人这一辈子,凡事都要争的话,是争不完的。

有些人觉得,不争是妥协,是懦弱,不争便不能得,不争心难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争强好胜之心过重的话,于人于己都不利。

不争是心智成熟的表现,是积累福报之举。

1

不与父母争对错

《弟子规》有言: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不可能诸事皆无过,同父母意见不合时,不能言辞激烈,极力争辩,而是应该态度诚恳地同父母交流。

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不免在某些事情上与父母的看法相左,有时甚至会为某件事争得不可开交。

父母的唠叨,虽有时逆耳,但也是为了你好。

我们可以同父母商量,悉心听父母的意见,若还是不能一致,便顺其自然,不必争出个对错。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一边照顾自己的父亲,一边打拼自己的维新事业。

那段时间,家中常有宾客来往,梁启超的父亲对礼数较为挑剔,看不惯维新派的某些作风。

梁启超没法拒绝客人拜访,但也不愿惹父亲发火,便开辟了一处单独的居室,劝说父亲入住。

这样一来,客人来了,不会再惊扰到父亲;没有客人,父亲也可以自享其乐。

《礼记》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父母开心愉悦才是最重要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能顺则顺,包容理解他们。

父母的爱没有错,所以不必因意见不合而争出个胜负。

不与父母争对错才是最好的孝顺,而孝顺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表现。

2

不与爱人争得失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些夫妻,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起争执。即使争出了输赢,但也伤了相互的感情。

和谐的夫妻关系,是相互体谅,懂得退让的。嘴上吃些亏,换来的是家庭的和睦。

夫妻相处,难免有争执,以情化之才是上策,执着于讲道理,争对错,不见得能缓和矛盾。

我有个朋友是大学的文学老师,有次他陪老婆外出旅游。

他们看到某景点古迹上的一句古诗,老婆认为出自陶渊明,而老公却不这么认为。

为此,他们当着外人的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相互指责对方是错的,甚至说了中伤彼此的话。

事后证明是老婆说对了,可她说,虽然她赢了,但并不开心,感到争这些无聊,完全没有成就感。

夫妻之间倘若执意争对错,会让彼此感到心累,还会给婚姻与感情带来伤害,只会因小失大。

家是充满感情的港湾,不是唇枪舌剑的辩论场。

吵架争得的对错,远不及夫妻感情来得重要。夫妻之间少说道理,宽容与理解才是相处之道。

不计得失,不争高低,才能稳住夫妻间的感情。

3

不与朋友争贫富

《论语》有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贫富差距无处不在,有时也会出现在你与相处多年的朋友身上。

倘若看到朋友比你富有,有的人内心会不平衡,怀疑朋友赚钱的手段,抱怨社会的不公。

但好生活不是争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挣钱换来的。

你看到的是朋友人前的富贵,却不知背后付出的艰辛。

曾经有一双关系不错的朋友,他们上到初中便辍学外出打工。

到了大城市,其中一个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另一个,却嫌苦嫌累,干了不长便辞职了。

后来,努力工作的这位凭借着自己的踏实肯干以及经商头脑,赚到了第一桶金,自己开起了公司。

另一位则游手好闲,花完钱便回了老家。

几十年后,开公司的那位已经成了当地知名企业家,而无奈返乡的那位则只能靠做杂活勉强度日。

还在家乡的这位曾找过这位富起来的朋友,想在公司里混个一官半职,但这位朋友知道他的本性,没有答应他。

这位朋友离开时发火说他有了钱便忘了朋友,没有朋友间的道义。

人世间的友谊在于:你活得比我好,我开心;你活得不及我,我伤心。

友谊,向来是无关贫富的,与朋友争贫富,是嫌贫爱富之举。

友谊,不以贫富论厚薄,不以贵贱论远近。

与其抱怨自己的贫困处境,羡慕朋友的名利双得,争此无意义之事;

不如自此努力拼搏,迎头赶上,为时未晚也,这是心态成熟人该有的行动。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欲为苍鹰,莫与鸟争。”

生活的强者,从来不争。

不争即是智慧,不辩即是慈悲。

不争不抢,懂得宽容;不怒不愠,一切随心,成熟的人,懂得不争的哲理,因为不争就是最大的争,这是人生的高境界。

来源:东闻紫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