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友的标准:重人品,因为优秀的品质是相互吸引的

《论语》说:“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交友需交心,朋友不在多,而在三观是否契合。交友需谨慎,不可头脑发热,不可毫无原则。

最好的情谊留给最值得结交的人,泛泛之交不可取。

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有下面三点就够了:

1

顾家爱家之人

一个对家庭不照顾的人,不可能对朋友忠诚;一个人对家人的态度,便可以暴露他的人品。

对家庭不看重的人,一般是自私自利的人。

家人间的相处,如同朋友间的交往,一个对家人不上心的人,也不会在意朋友的感受。

不懂得对家人感恩,对朋友只会是一味索取,而无任何回报。

有这么一则报道:某厂的采购李某,趁妻子给儿子做陪读时,出轨了公司的女会计。

章某曾拉着厂里的同事合伙创业,但这位同事断然拒绝了,理由是章某出轨,对家人不忠,人品信不过。

当时,周围人觉得蛮遗憾,章某人脉宽广,是个做生意的人,同他合作稳赚不亏。

但过了不长时间,便传出了章某吃回扣,贪污公款锒铛入狱的事来。

对家人不忠者,人品之劣清可见一斑,这样的人,对朋友也毫无责任心可言。

家人的爱是无私的,不求报答的,朋友间可能达不到这种程度。

倘若一个人对家人的爱尚且不知感恩,觉得理所当然,对朋友则更是薄情寡义了。

一个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人,才是有责任担当的人,这样的朋友忠诚不背叛。

顾家的人,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怀揣感恩之心的人,值得成为挚友。

2

诚实守信之人

《论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人贵在真实,友贵在不虚。

虚伪的朋友使友谊变得脆弱不可靠;而守信,是判断一个人虚伪与否的关键标准。

世事难品一人信,人情常带三分疑。

俗话说一诺千金,若要情比金坚,诚实守信缺一不可。

看过这么一条新闻:某原来是个个体经营者,刚开店那会生意不错,为人也豪爽,交了不少朋友;

但后来市场萧条,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不得不向他的朋友借钱,并写下欠条,答应会到时还钱。

可后来不仅他的生意没好转,他也丧失了经营的信心;

开始好吃懒做,把借来的钱挥霍掉了。

他还不了钱,开始编造各种理由拖延还钱的日期,朋友们看在他以前帮过他们,所以没计较。

哪知后来找他还钱时,已没法找到他了。

不守信的人,内心没有道德标准。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一旦有利益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牺牲朋友,当你对他没有利益价值时,友情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荀子曰: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这样的人,心里没有朋友的概念,他们能同许多人成为朋友,却无法交心。

守信之人,内心有规有矩,做事可方可圆,待人诚实,处事谨慎,待己严格。

这样的人绝对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3

一视同仁的人

一个人倘若瞧不起比他弱势的人,那么当他的朋友比不上他时,就会被他们看不起甚至抛弃。

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势利而薄情,碰到强者妥协巴结,碰到弱者鄙视欺负。

友谊不分贵贱,不论身份高低,只求三观相投,这是那些两面派所不容的。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尽量远离。

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清一个人,从他对弱者态度便可一目了然。

我有次陪朋友参加个饭局,席间,桌上的几个男人对我朋友尊重有余,好话说了一段又一段。但他们对待服务员则是傲慢失礼,甚至言语调戏。当时我觉得这些人不值得交往。后来朋友的遭遇证明了我的看法。那些人平时对我朋友马屁拍得勤快,不过是像让朋友做生意时行个方便,让他们多赚些钱而已。后来,我朋友因为公司内部调整,有些职权被撤,朋友找他们做业务时,他们却个个找借口推脱。原来,他们的那些过往情谊已经转移到新的接班人那儿了。对比自己弱的人蛮横跋扈,对强者极力讨好,友谊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可利用的工具而已。

听过一段话:从一个人吃饭时对服务员的态度,便可知此人是否可交往。

细节决定性格,而性格是择友必须考虑的。

善待弱小的人,内心是善良的,胸怀是开阔的,对朋友一视同仁,不论高低贵贱。

你有理由相信,一个能善待弱者的人,在他朋友有所求时,不会逃避拒绝,而是竭力帮助。

4

《论语》说: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择友要选正直、诚信、心胸宽广之人,而两面三刀,背信弃义,阿谀谄媚之人,应尽量远离。

交友重人品,优秀的品质是相互吸引的。

朋友是人生重要的财富,我们选择时要慎之又慎,精挑细选才知其贵。

择慎之,睦处之,谊长之。好的朋友,是世间嘈杂后的心灵归处。

来源:东闻紫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