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历史上的“正统王朝”里,姓郭的皇后寥寥无几。最有名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

公元41年,郭圣通的皇后之位被废,阴丽华取而代之。

将近千载之后,北宋也有一位姓郭的皇后被废。那就是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宋仁宗赵祯离婚事件。

这位郭皇后的本名不得而知,她被打入冷宫之后,仁宗皇帝给她赐名叫清悟。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郭清悟出生的时候,赵祯两岁了。

后来郭清悟被选入皇宫。这和她的祖父郭崇有一定关系。郭崇是后周、宋初的将领,两朝节度使,死后被宋太祖赵匡胤追赠为太师。

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仅十二岁的赵祯继承了皇位。他年纪还小,朝廷大事由刘太后代为处理。

两年后的天圣二年,刘太后做主,让虚岁十五的仁宗皇帝正式迎娶了郭清悟。郭清悟虚岁才十三,成为大宋皇后,母仪天下。

但这并非仁宗的本意,他心有所属,喜欢的是张美人。迫于刘太后的压力,仁宗未能把皇后的名分给张美人。

可想而知,小两口的婚姻并不幸福。身边人都看得出来,仁宗对郭皇后的态度不咸不淡。

但郭皇后身处正宫之位,又仗着刘太后的宠爱,颇为霸道。她总是阻止仁宗接近别的嫔妃。仁宗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十年。

明道二年(1033年)的三月,章献太后刘娥病逝,二十三岁的仁宗皇帝亲政了。

或多或少,仁宗总要有点被解放的感觉。后宫佳丽中的尚美人和杨美人善解人意,颇受仁宗宠爱。仁宗也不太在乎郭皇后的嫉妒了。

尚、杨两个美人没少在皇帝跟前说郭皇后的坏话。郭皇后气不过,几次和她们发生争吵。她们也不甘示弱,把郭皇后怼得一愣一愣的。

一天,郭皇后和尚美人都在仁宗身边。尚美人公然对郭皇后出言不逊,郭皇后怒不可遏,劈头盖脸一顿巴掌打过去。尚美人倒是没敢还手,仁宗皇帝吓得赶紧阻拦。可是郭皇后正在气头上,收势不住,不小心抓到了仁宗皇帝的脖子,顿时出现几道血痕。

仁宗铁青着脸,也不说话,转身到内殿去了。郭皇后愣在当场,手足无措。

虽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冒犯不得,但这毕竟是家务事,照常理来说也不会闹出多大动静。

问题是,仁宗皇帝回到内殿生闷气的时候,有个内侍宦官过来火上浇油。

这个宦官叫阎文应,是统领皇宫卫兵的一个副都知。他看到仁宗脖子上的抓痕,吃了一惊,就劝仁宗废掉郭皇后。仁宗没有表态,阎文应提议,让宰相吕夷简过来看看再说。

吕夷简很懂得笼络皇帝身边的亲信,和阎文应关系密切。他看了看仁宗的脖子,也请求仁宗废后。

仁宗皇帝的谥号为“仁”,这个字很符合他的性格。史载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他天生的恭肃节俭,宅心仁厚。(见《宋史·仁宗本纪》)

即便仁宗不喜欢郭皇后,隐忍了多年,又发生这种不愉快,他还是下不了狠心。

《宋史·吕夷简列传》记载,对宰相提出的废后建议,“仁宗疑之。夷简曰:‘光武,汉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怼坐废,况伤陛下颈乎?’”

这里的“疑之”,是说仁宗拿不定主意。吕夷简对仁宗说:光武帝是个贤君,不也废了郭皇后,理由只不过是她口出怨言。而陛下被皇后抓伤脖子,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于是 ,仁宗点头同意了。郭皇后想不到自己的指甲惹出这么大的祸。那是1033年十一月。

那么,吕夷简身为宰相,为什么不选择息事宁人,而是力劝皇帝废后呢?要知道,废皇后可不同于普通人家闹离婚,不但事关国体,有时候还影响政局。堂堂宰相跟着起哄,必定有问题。

的确,问题就出在吕夷简自己身上。

仁宗刚亲政的时候,准备罢免一批刘太后重用的官员。吕夷简当初也很逢迎刘太后,但他反应神速,赶紧帮着仁宗指出了几个刘太后的亲信,由此取得了仁宗的好感。

配图

仁宗心情大好,就把即将公布的人事任免告诉了郭皇后。郭皇后冷笑道:“难道吕夷简就没有迎合太后吗?他只不过善于见风使舵而已!”

郭皇后一向不喜欢吕夷简,但她这话说得倒是没错。于是,朝堂上公布罢免官员名单的那天,毫无心理准备的吕夷简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带着一脸错愕,被打发到陈州去了。

吕夷简耿耿于怀,多方打探谁是幕后主使。后来他的死党阎文应告诉他,那是郭皇后的意见。由此,吕夷简对郭皇后怀恨在心。

吕夷简在朝廷树大根深,再加上他也有才干,两三个月之后又回到了朝廷,官复原职。

所以郭皇后不小心抓伤皇帝的时候,吕夷简作为宰相,不但不居中调停,还全力鼓动皇帝离婚。

既然仁宗都同意了,吕夷简就把此事通知了朝廷各部门,准备择日废后。

朝堂顿时哗然。雪片一般的奏书飞向皇帝的案头,都被吕夷简截留了。

除了吕夷简和他的党羽阎文应、范讽等寥寥几人,几乎没人支持废后。只不过有些官员慑于吕夷简的权势,不敢明言。

为此挺身而出的人不在少数。次日,御史中丞孔道辅、时任谏官的范仲淹带着十几个人在垂拱殿门前跪了一排,劝阻仁宗废后。

这时仁宗心意已决,就让吕夷简出面解释。他们的对话值得一看。

孔道辅代表反对废后的众官说道:“帝和后就相当于臣子的父母。父母闹别扭,做臣子的不调解,却鼓动他们离婚,这像话吗?”

吕夷简说:“汉、唐以来都有废后的前例。”

孔道辅说:“人臣的责任是以道义为先引导帝王,向尧舜看齐。怎么能以汉、唐那些有失国体的事例为准?”

吕夷简辩不过反对派,只好回去报告仁宗说:“现在天下太平,这么多朝臣跪在台阁,很不好看呀。”

范仲淹没见着皇帝,又联络百官,准备第二天再找吕夷简辩论。不过吕夷简有皇帝支持,没给他们机会。次日一早,范仲淹等“伏阁请对”的十几个人接到圣旨,有的被贬,有的受罚,一个不落。

郭皇后失魂落魄等了几天,还是被废了。同年十二月,仁宗下诏,因郭皇后没生孩子,让她皈依道教,封号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

汴京皇宫金水门外有个瑶华宫,这里就是郭皇后居住的“冷宫”。

事已至此,仍有不少官员上书抗议。比如北宋名臣富弼,当时官位不高,向仁宗进言说:“郭皇后多年来从未犯过大错,如今突然废后,难以服众。大宋立国七十余年,哪有这种事。陛下的家务都处理不好,奈天下何!”

侍御史段少连已经因抗议废后受到责罚,又写了洋洋千言的奏书,苦口婆心劝仁宗收回成命。仁宗对他们一概不予理会。

郭皇后是废了,然而受宠的尚美人和杨美人都没能上位。相反,她们还被仁宗的养母杨太后赶出皇宫,勒令出家。

仁宗先是给已经病故的张美人追赠了皇后的名位。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实际上,郭皇后被废没多久,仁宗就后悔了,有心给她恢复身份。(见《宋史·列传五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七》)

可是由于帝王的面子问题,还有阎文应等人竭力劝阻,仁宗未能下定决心。

上到杨太后,下到文武百官,都为仁宗的婚事操心。于是,1034年,北宋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成为仁宗的第二任皇后。

但仁宗越想越觉得郭皇后可怜,对她念念不忘。阎文应却为此惴惴不安,生怕哪一天郭皇后又回来了。

1035年,郭皇后生病了,仁宗得知,马上派阎文应带着医生去瑶华宫给她治病。仁宗派的人实在太“得力”了,没几天,年仅二十三岁的郭皇后暴病身亡。

在《宋史·阎文应传》及其他相关内容里都指出,是阎文应下毒害死了郭皇后。时任右司谏的北宋名臣王尧臣为此上书,要求彻查郭皇后号的死因。但仁宗当时不太相信郭皇后死于谋杀,只是处理了几个太医。

仁宗悲痛之余,下诏给郭皇后恢复名位,以皇后之礼安葬。当时仁宗才二十五岁,他的后半生一直在思念着郭皇后。

嘉祐四年(1059年),仁宗皇帝已经四十九岁了。他下令在景灵宫建造一处郭皇后的“影殿”,供奉她的画像和生前用物之类。因主管礼仪的官员奏报那样做不合规矩而作罢。

1063年,仁宗皇帝与世长辞。可以肯定的是,仁宗临死都对郭皇后心怀愧疚。如果不是当初那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很可能白头偕老。

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我们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们严肃,但不乏味;我们客观,但不迂腐。历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这儿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