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又在邊界東段挑起爭端,爲了避免衝突,我國再一次向印度地區遞出了橄欖枝,沒有在東段向麥線以南的領土派駐武裝力量,然而印度卻多次派遣軍隊襲擾,還發出“中國軍隊入侵”的謠言,進而襲擊中國邊防軍,導致了“朗久事件”,這是中印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爆發。隨後,我軍兵分5路,於25日攻佔印軍後方基地達旺,期間順路拔除了多個據點,全殲“精銳”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和達旺以西,之前被印度侵佔的中國領土。

作爲雄踞在亞洲大陸的兩大文明,中印關係始終決定着亞洲大陸的風雲走向。早在公元1世紀,中印就已經進行了廣泛而密切的歷史文化交流。在《史記》上,張騫,司馬遷就用“身毒”來稱呼印度河流域地區;後來隨着佛教傳入中國,雙方來往更加密切。
中國僧人法顯於公元402年訪問印度,並在當地居住了十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也取材於玄奘訪問印度的旅程。到了公元7世紀,王玄策出使印度,但不幸捲入了當地的內戰,使團30名成員被殺。爲了復仇,王玄策發佈檄文徵召軍隊,隻身一人調動了吐蕃、尼婆羅(今尼泊爾)援軍,擊敗了中天竺將國王作爲囚犯押送回長安。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也多次到訪印度。時間來到近代,抗日戰爭期間,中印也進行了多次合作。新中國成立後,印度在1950年同中國建交,雙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印度總理尼赫魯推廣泰戈爾提出的“中印是親兄弟”口號;但很快中印之間開始出現摩擦,矛盾顯現,根源之一正是中印領土爭端。
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客觀上,存在一條根據雙方行政管轄而形成的“傳統習慣線”,沿着喜馬拉雅山南麓,另接印度阿薩姆平原。這條傳統習慣線向北到喜馬拉雅山脊,歷來屬於中國管轄。在近代以前,中印兩國從未發生邊境爭端。
但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中印邊界非但沒有正式確定,反正在英國人的插手下愈發複雜。爲了擴大在亞洲的影響,英國駐印總督明託在1910年提出了“戰略邊界”計劃,妄圖將印度東北邊境北移,沿喜馬拉雅山山脊建立了“戰略邊界”。
爲了達成這個目的,英國駐印度專員麥克馬洪在西姆拉會議上策劃了一系列陰謀,但由於中方拒絕簽字,西姆拉會議作廢,但英國人卻始終沒有放棄對藏南地區的覬覦。他們於1935年僞造了“麥克馬洪線”,並聲稱在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就已經提及了相關內容,然而“麥克馬洪線”在1936年才被首次公開提及。
由一批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官員,採用編造歷史,銷燬證據,出版僞書等不光彩手段僞造出來,力圖將其做實。1938年僞裝成舊書,孰料仍有兩冊真書劫後餘生,真相才得以大白於天下。印度獨立後,以大國的傲慢態度宣佈,繼承英國“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試圖以“印度之體”,再現大英帝國的昔日輝煌,開始了對藏南地區的實際侵略。
對於印度的行爲,當時的中國堅持認爲:“印度不是我們的敵對者,而是我們的友人;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中國的態度實際上向印度地區遞出了橄欖枝,但印度卻把我們的誠意當作屈服,其侵略行爲反而更加猖獗。他們利用朝鮮戰爭爆發之機,侵佔了“麥克馬洪線”以南部分中國領土。
1954年,建立僞“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改官方地圖,公開標註“麥克馬洪線”。對此,中國曾多次向印度提出抗議,並於1958年進行了邊界談判。但和平的手段並未取得效果。
印度又在邊界東段挑起爭端,爲了避免衝突,我國再一次向印度地區遞出了橄欖枝,沒有在東段向麥線以南的領土派駐武裝力量,然而印度卻多次派遣軍隊襲擾,還發出“中國軍隊入侵”的謠言,進而襲擊中國邊防軍,導致了“朗久事件”,這是中印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爆發。在“朗久事件”中,印軍主動向我軍開槍射擊,戰鬥持續了約1個小時,印度軍被擊斃兩人後,倉皇逃竄。
雖然印度國內對印度的行爲仍存在極少數的反對聲音,但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卻公開表示:“我們的地圖表明‘麥克馬洪線’是我們的邊界,不管地圖不地圖,這就是我們的邊界,這個事實沒有變,我們堅持這條邊界,我們決不讓任何人越過這條邊界。”
在印度看來,中印邊界問題全部由印度說了算。尼赫魯總理甚至在1959年給中方寫信,聲稱中印邊界早已確定,並正式向中國提出了大片領土,索要約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相當於現在一個福建省的大小。印方的做法不僅違背了國際法,而且導致了中印邊境爭端的進一步升溫。
1959年,中國開始在阿克賽欽地區修築公路,印軍不顧中國警告,多次侵入這一地區。1959年10月21日,中印雙方在空喀山口再次發生衝突,入侵印軍參戰70餘人,被擊斃9人,傷3人,7人被捕,中方參戰13人,犧牲1人。事後,印軍被俘人員對擅自越境、蓄意挑起武裝衝突等事實供認不諱。
中國則再次以大局爲重,釋放了戰俘,但印度卻馬上翻臉,反口誣告“喀山口事件”是由中國侵略造成的,他們再一次把中國的和平誠意當作了軟弱可欺,妄圖以武力解決爭端。
尼赫魯總理表態,印度可能不得不使用武裝力量,把中國從他們所佔領的印度領土上趕出去。印度政界一些人士甚至要求出動飛機,將新藏公路炸斷,有的人還要求印度拋棄“不結盟”集團。
到了1961年,印度在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佔了中國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據點有的距我軍哨所僅幾米遠,有的甚至建在了我軍哨所的後側,切斷了我所有的後路。這期間,中國依舊沒有放棄和平解決的希望,多次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印度展開談判。
但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幻,印度與美國,蘇聯的關係迅速升溫,中印度兩國在亞洲範圍內事務合作的基礎發生了動搖。印度堅持要求中國從“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撤出,聲稱只有這樣才能開啓談判,這樣一來,徹底關閉了和平談判之門。
從1961年11月起,印度軍隊開始在中印邊界西段大規模穿越傳統習慣線,而在東段,大批印度軍隊在1962年春也越過“麥線”,企圖以武力完成對該線的修改。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相應地區恢復巡邏並增設哨所,不過仍制定了“絕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的20字方針,但印度方面還是不領情,多次製造流血事件。
1962年10月12日,印方公開宣稱,已下令讓印度軍隊清除掉邊境上的中國軍隊。10月14日,印度國防部長髮表講話,公然聲稱要與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但他們可能沒有聽過一句話:“勿謂言之不預也。”
尼赫魯政府的這番宣言,無疑宣告了戰爭的爆發。面對印方的輪番挑釁,中國忍無可忍,做出決定。爲了打擊印度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創造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解決的條件,決定對入侵印軍進行反擊,迅速成立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新疆軍區西瓦指揮部”,部署兵力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迎擊印軍大規模進攻。
1962年10月20日,在印軍向克節朗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中國的反擊開始了。當天的7時30分,解放軍向入侵克節朗的印軍陣地發動炮火襲擊,戰爭正式打響。入侵克節朗的印軍第7步兵旅曾在二戰中多次擊敗日軍、德軍,號稱印度的王牌兵旅。
在我軍的炮火壓制下,開戰近1個小時,印軍指揮官達爾維准將就失去了對部隊的控制。在30分鐘之內的炮擊中,就比擊斃400多人。僅僅24小時,號稱精銳的第7旅就被徹底擊潰,旅長達爾維准將被俘。我軍指揮官張國華笑稱:“這麼容易取得的勝利,我當兵33年,還是頭一次!”
當時的印軍在東段部署了1個軍部、1個師部、3個旅部、15個步兵營,約1.6萬餘人,還部署了一字長蛇陣,沿克節朗河右岸一線展開。但在中國人面前玩戰略戰術,印度人真的只能算個“小弟”。
針對印軍的兵力部署,我軍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將印軍拆分爲獨立單元,予以沉重打擊。
隨後,我軍兵分5路,於25日攻佔印軍後方基地達旺,期間順路拔除了多個據點,全殲“精銳”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和達旺以西,之前被印度侵佔的中國領土。
在西段,印軍部署了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干配屬分隊,共5600餘人。同東段一樣,這部分印軍依舊採取了“縱深短、正面寬”的部署,我軍則針對印軍據點分散、空隙大的特點,將據點分割包圍,以局部優勢兵力逐個擊破,全殲了侵入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新疆邊防部隊在一週時間內,從喀喇崑崙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了37個入侵印軍的據點。戰爭開始一週後,印度軍全線崩潰。
10月28日,我軍邊防部隊停止反擊,戰爭第一階段結束,此時的中國依舊不願矛盾擴大化。10月24日,中方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境問題”的三項建議,呼籲雙方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
中國多次強調,這三項建議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友好協商的,中國的建議和停止反擊的行爲,向印度表明了和平的誠意。但印度方面依舊選擇了拒絕,聲稱中國的和平建議不過是緩兵之計,中國想通過談判來爭取時間,對印度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與此同時,前線戰敗的消息也傳到了印度國內,印度舉國上下無比震驚。
10月26日,尼赫魯總理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成立“應付緊急情況”內閣。而印度國內反華輿論四起,中國駐印機構被封閉,中國記者被驅逐,一些華僑也遭到了迫害。
同時,印度大力進行戰爭動員,將精銳部隊盡數調往中印邊境。印方認爲,第一階段戰鬥失敗的原因是兵力不足,於是迅速向前線增派了2個師部,9個旅以及炮兵、裝甲兵部隊,總兵力達到30000餘人,與我軍“一決雌雄”。
尼赫魯總理認爲:我已經識破了中國人的計謀,現在要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其實他早已陷入了人生三大錯覺:有人找我,他喜歡我,我能反殺。在印度政府的極度自信下,11月14日,印軍向我軍再一次發動進攻。面對對手的來勢洶洶,中國決定再次給予其沉重的打擊,讓他們清醒清醒!戰爭的第二階段打響了。
很明顯,印方沒有吸取第一階段的教訓,依舊採取了線式佈局,但整體部署卻前重後輕。面對這樣的局面。我軍只能把一部分兵力用於正面牽制印軍,打其頭部;一部分從兩翼夾擊,擊其腹部;另一部分則向印軍尾部打“迂迴”戰術。
7天5夜奔襲近300公里,斷其尾部,同時切斷了印軍所有的支援路線。把他們徹底“包了餃子”,通過“擊頭、破腹、截尾”的戰法,我軍打出了“西山口之戰”、“瓦弄反擊戰”,“都登之戰”等一系列“教科書”般的戰鬥。在解放軍的分割包圍、各個殲滅下,東段印軍被迅速擊潰。印度平原北部的高原地區全部被我軍攻佔,甚至可以居高臨下直接看到印度平原。
這期間還發生了個小插曲:在11月18日的“西山口戰鬥”中,副班長龐國興和兩個戰士王世軍、冉福林迷了路,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繫。這三人戰鬥小組一路迂迴,先是擊斃了一名印軍指揮官,然後繞過山頭,佔領了印軍的火炮陣地。緊接着充分發揮我軍游擊戰特色,擊退了敵軍200多人的反擊,最後與主力部隊匯合。
這次戰鬥,龐國興3人戰鬥小組孤膽深入敵縱深7.5公里,打了5仗,攻佔了2個炮兵陣地,擊斃了一、二級准尉以下官兵7名,繳獲火炮7門,炮對鏡、望遠鏡各4副,推土機、汽車4輛。在戰後報告中,龐國興說出那句名言:“印軍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東段取得了大勝,西段也不甘示弱,繼第一階段千公里迂迴作戰後,解放軍在西段又完成了一個奇蹟,冒着零下40度的嚴寒,翻越了海拔5200米的高山,徹底拔除了班公洛地區的印軍據點,擊斃62旅旅長辛格准將;同時,我軍正面部隊發動了反擊,收復了大片領土,直逼傳統習慣線。
面對全線潰敗,印方知道自己已無法抵擋解放軍的攻勢,他們開始向美國求救。尼赫魯總理兩次致信美國總統肯尼迪,請求美國派遣轟炸機對中國境內的機場進行轟炸。
10月19日,美國派遣高級軍事代表團及一架C—130大型運輸機服赴印,援助作戰;但此時,印度已經全線潰敗,美國的介入也無法扭轉局勢。11月21日,在到達傳統分界線後,中國停止前進。22日,全線主動停火。12月1日,解放軍後撤到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同時在這些地區派駐了28個檢查站,每個站點的人數可配一個排到一個連。
我軍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中國再一次表達了和平談判的意願,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後持續一個月,解放軍共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3個旅,擊斃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虜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日;而我軍在陣亡722人,傷1697人,無一人被俘。
現在我們重新回顧這場戰爭,可以發現,衝突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
例如上文一開始提到,尼赫魯總理說過:“我們的地圖表明,‘麥克馬洪線’是我們的邊界,不管地圖不地圖,這就是我們的邊界,這個事實沒有變,我們堅持這條邊界,我們決不讓任何人越過這條邊界。”
在後來的談判中,印度也多次表明了強硬的態度,堅持所謂的“邊界已定”,爲了迫使中國接受他的片面主張,還多次無視事實、篡改歷史、炮製謊言、誹謗中國來矇蔽印度人民和世界輿論,不斷向中國施壓,直至最後使用武力。
中印邊境戰爭後,中國仍積極設法鞏固中印邊境,因中國單方面撤軍而形成的和平局面,並繼續主張通過談判來解決邊界問題。
當時的印度政府雖暫緩了對中國邊境的武力侵犯,但仍以種種藉口拒絕談判,中印關係從此陷入低谷。外交關係由大使級降爲代辦級,直到冷戰結束,中印恢復友好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