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影視片種中的一個特殊種類,紀錄片的拍攝難度不敢說最高,但也絕對是蜀道難。所以不難怪每年拍得好的紀錄片屈指可數,而這些紀錄片無一不成爲衆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曾說故事片裏,導演是上帝,紀錄片裏,上帝是導演。紀錄片是沒有劇本的,它不能預設也無法重來。所以當陸慶屹拿起攝影機,對準自己的家人開始拍攝的時候,他並不會知道未來的路會是怎樣。激發一個從未學過拍攝學過剪輯的人去做這件事的是侯孝賢導演的一次講座,在期間,有一個學生問侯孝賢導演:"我們學習的是電影,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拍電影。"導演回答他:"如果你想拍就去拍吧,你不拍怎麼知道如何開始。"於是從2013年到2016年這四年間,陸慶屹就只做這麼一件事,去拍攝自己的家人。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貴州黔南的一座小鎮,水塘邊上一對老人走過的剪影,炊煙繚繞。既樸素平凡又帶着夢裏兒時記憶。燻臘腸,採摘野菜,踩縫紉機的聲音,二胡的旋律,繞樑的燕子歸來的叫聲,雨季前嗡嗡的蜂鳴,唱一首記憶中的老歌,《四個春天》就這樣悄咪咪的把我們代入了他們的家庭。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陸慶屹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退休以後就在家裏待着,和陸慶屹母親兩人過着平淡樸實的生活。他們家有一口環形的水池,父親養了很多條魚兒,天井上的房檐邊上有一個燕窩,父親時常會凝望着它們,燕子歸來時父親都會很高興的告訴母親,就好似歸家的兒子和閨女,每當燕子飛走時,家也空蕩蕩的,沒了過年時候的那份喧囂熱鬧。鏡頭零散的拼湊在一起,就好像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裏常發生的那樣。零碎卻真實。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也許是老兩口很早以前就有用攝影機記錄的習慣,所以他們在鏡頭前都很隨意自然。導演的父親是個很有藝術氣息的人,父親早在97年就有記錄家庭影像的習慣,並習慣去剪輯保存起來,每年的春節,家門前的春聯都是由父親親自題詞提筆,正如片中字幕中提過,父親有很多的"玩具",父親從不會讓自己的生活失去樂趣,二胡,手風琴,小提琴,簫,啥都能玩的有模有樣,而導演的母親則和父親剛好互補,在父親拉起手風琴時,在一旁翩翩起舞,在父親拉起二胡時,在一旁一展歌喉。他們雖年過半百,卻看起來生命力極其的旺盛,一生兩情相悅,相依相伴何其幸運。這也深深的感染了屏幕外的觀衆們。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也許是一切都來得太安逸,生活有詩意,但是時光甚是無情,姐姐因病離去的噩耗籠罩着整個家,嗩吶聲鳴,鏡頭裏只有母親呆呆的站在棺木前,沒有哀嚎,只留下安靜。在那一年,母親似乎失去了她的笑容,一時間竟蒼老了許多。姐姐去世以後,父親格外的戀舊,常常會坐在電腦前翻看家人的照片和錄像帶,一看便是一宿,歲月悠悠,光陰荏苒,人說不在就不在了。人生就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因爲姐姐的去世,記錄的畫面裏從安逸的屋子轉移到了姐姐的墳頭前,父親母親經常會去姐姐的墳頭種起植物,蔬菜,一片綠意盎然,似乎想把一切的美好都帶給在世界另外一頭的姐姐那邊。母親在墳前絮絮叨叨:前一陣開的花真啊,七八朵七八朵一枝,姐看不到,你最愛花。最後,父親母親各自撐着傘,背對着的,齊齊看向遠山,唱起了歌。鏡頭拉遠,放空,淡化,最終與蒼茫天地。一家人心裏雖然有感傷,可生活依舊還要繼續。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又一年春天到了,陸家的院子天台上栽種了許多的迎春花,燕子又歸來了,也許會讓觀衆們回憶起年少時家鄉的樣子,是那樣的真實安逸。而一部好的紀錄片也正是這樣,真實的充滿着詩意的,傳達着雋永的韻味來。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2013-2016是屬於陸家的四個春天,而2019我們將有幸看到《四個春天》,這難道不是屬於我們的春天麼。

《四個春天》家庭式影像:平凡無味生活中也深藏詩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