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外著名的魔幻小說,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一定稱得上是經典之作。

多少朋友小時候對哈利的魔法之旅心神嚮往,甚至有些哈利迷會特別期待在自己11歲生日當天可以收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

J·K·羅琳打造的哈利波特和魔法世界讓不少讀者產生神往,《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書籍、動畫從各個角度給我們開啓了一個走入魔法世界的大門。

不管是哪種方式,這部魔幻題材著作都不是一次囫圇吞棗的觀看或者閱讀就可以完全消化吸收得了的,不信?那來看看這些《哈利·波特》系列冷知識你都知道幾個?

閃電疤痕的由來

既然是《哈利·波特》系列,那我們先來說說主角哈利。衆所周知,哈利頭上有一個閃電形狀的疤痕,這已經成了哈利的一個標誌。那麼這個疤痕是怎麼來的呢?

相信這個問題對於很多哈利波特迷來說非常簡單。這是伏地魔在殺害哈利的爸爸媽媽,要殺害哈利的時候,哈利父母在臨死前給他施的一個保護咒語。當伏地魔想要殺害哈利時,保護咒生效反噬了伏地魔,而哈利因爲額頭受到伏地魔咒語的攻擊,留下了一個閃電形狀的疤痕。

其實也有說法是伏地魔爲了日後找到哈利復仇而故意留下的痕跡,這可能也是之後爲什麼當伏地魔恢復法力接近哈利的時候,閃電疤痕會越來越痛的原因吧。

對於這個“閃電”標記的來源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以至於羅琳終於出來解釋說:“只是因爲很有型,我總不能讓我的主角有一個甜甜圈形狀的疤痕吧!”

還是這個閃電疤痕,在《哈利·波特》小說的封面上,它在哈利波特的額頭正中間。

但在電影中,它卻跑到了哈利額頭右邊,眉毛上方。

有些細心的網友發現了這個不同,大家對哪個版本是正確的也產生了一些爭議。其實,電影版本的是正確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曾跟羅琳提出過這個疑問,羅琳回答說,這道疤痕位置略微偏右,不在額頭的正上方。

這麼細節的點都可以被網友們觀察到,可以說對哈利波特真的是非常投入和喜愛了。

國王十字車站

說完了主角,我們也來聊聊這個魔法世界的聖地——霍格沃茨學院。《哈利·波特》中非常細節的提到了去往魔法學院的一個地點,那就是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

因此國王十字站臺也成爲哈迷心中的朝聖之地,一個魔法世界開始的地方。

而對於爲什麼選擇這個地方作爲魔法世界的通道入口,其實這是因爲羅琳的父母就是在國王十字車站裏相遇,她覺得這是個很浪漫,很有意義的地點。這個小細節的設置連有的哈迷也不知道。

鄧布利多的“感情戲”

霍格沃茨的校長,魔法界最強大的巫師阿不思·鄧布利多可以說是把維護正義作爲自己一生追求,但其實關於老校長鄧布利多的性取向,是羅琳在一次見面會上公開說過的,鄧布利多是同性戀者。

而他的同性戀人就是之前的好兄弟,後來“黑化”的黑魔王格林德沃。

兩人甚至在年少的時候,結下血盟,發誓永遠不會做傷害對方的事情。

這也是爲什麼鄧布利多不直接出面對抗格林德沃的原因。

不管是書籍還是電影,《哈利波特》所刻畫的魔法世界都是一幅宏偉鉅製。看來不管什麼形式、什麼內容,我們作爲觀衆和讀者都需要投入和認真體會,才能發現那些不易察覺的用心細節。文/果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