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說,作爲滿人老家,不應該是不毛之地,況且東北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說法,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那爲什麼人們對於流放寧古塔如此懼怕呢。滿人入關之後,對關外採取嚴厲的封禁政策,寧古塔一代仍舊未零零星星的滿族和軍隊把守,這裏人跡罕至,被髮配二來的人一般都會會死削籍爲奴,在滿清八旗制度之下,爲奴之人是沒有半點人權可言,故,被髮配的人在寧古塔斷然是去做奴才,況且山高皇帝遠,本地人的過分舉動又有誰能知曉呢。

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打開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寧爲現時鬼,不入寧古塔。”滿清入關之後,寧古塔似乎成爲了大清子民,尤其是滿足兒女的夢魘。寧古塔究竟是什麼地方?爲何人們如此忌憚流放寧古塔呢?

流放,作爲一種比較常見的懲罰方式,現今人們已經早有耳聞。宋朝蘇軾就曾被流放海南島,以示懲戒。到清朝時期,海南、廣東等地早已富庶,所以流放地點邊改到了條件惡劣的寧古塔。寧古塔是地名,滿語:ᠨᡳᠩᡤᡠᡨᠠ,音譯爲“寧古塔”,意譯爲“六個”,所以寧古塔並不是什麼塔,“塔”是滿語中“個”的發音。

寧古塔在現今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曾居此地,故稱其地爲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作爲滿人的龍興之地,歷來被當作北方軍事重鎮,一度與盛京(瀋陽)齊名。按理說,作爲滿人老家,不應該是不毛之地,況且東北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說法,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那爲什麼人們對於流放寧古塔如此懼怕呢?

生存環境

古時不比現在,滿人入關之後能在中原長久居住而不願意回到東北,不是因爲東北不好,而是相比較而言,古代東北農業尚未開發,滿人僅僅靠遊牧而生,縱然是物產豐盈,但是相對於中原大地的農耕文明而講,畢竟爲來的難一些。所以,以寧古塔爲代表的滿清龍興之地,在當時並不見得就是惹人眼饞的香餑餑。

滿人入關之後,對關外採取嚴厲的封禁政策,寧古塔一代仍舊未零零星星的滿族和軍隊把守,這裏人跡罕至,被髮配二來的人一般都會會死削籍爲奴,在滿清八旗制度之下,爲奴之人是沒有半點人權可言,故,被髮配的人在寧古塔斷然是去做奴才,況且山高皇帝遠,本地人的過分舉動又有誰能知曉呢?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爲奴爲僕,生不如死。

信息效應

前面說過,寧古塔並非人間煉獄。清朝詩人吳兆騫被髮配寧古塔二十三年,依舊得以生存。其實,由於信息的閉塞,使得有些人聽風是雨,或是空穴來風,將寧古塔塑造成爲“人間地獄”。這種錯誤信息的渲染程度是十分巨大的。

入關之後的滿人都成了主子,過着衣來生手的日子,若在此時發配寧古塔,等於是讓你“追根溯源”過苦日子,那些被流放之人如何受得了?尤其是遭到流放的女眷,在寧古塔遭受折磨不說,自己的細皮嫩肉還要歷經風霜,參與勞作,對於他們來說可不就是人間噩夢。

品酒、酌茶、讀史、看天下,我們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們嚴肅,但不乏味;我們客觀,但不迂腐。歷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讀,我們一直在這兒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關文章